供稿|CCMVM 編輯 |李金明 K線圖提供 |同花順

20年前的1990年,有一代人傑,他們肩負政治使命,胸懷遠大理想,走南闖北,夜以繼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揭開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嶄新篇章。在他們的努力下,1990年12月,深交所開始試營業;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開業,時任上海市市長朱鎔基鳴鑼開市。

如今,20年過去了,中國已經從一個資本弱國變為資本大國,完成了一大曆史跨越。

20年風雨彩虹,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舉世矚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無序到有序、從不講規範到強調規範,不僅取得規模的擴張,也實現了質量的升華,中國證券市場取得了長足發展。

20年,創造一個奇跡。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時間短、速度快、模式新、規模和影響大,本身的發展壯大就是一個奇跡,同時促進了中國經濟奇跡般的發展,豐富了“中國奇跡”的內涵。

未來20年,中國將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並通過創新型國家平台、區域性資本運作中心和資本運作中心建設的“三步走”,實現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的跨越。

20年,創造資本奇跡

20世紀80年代特殊的時代背景,股份製經濟的興起、間接融資困境、財稅體製改革、債券流通需求等等,推動了證券市場的誕生。

1990年11月26日上交所成立,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成立,建設資本大國的大幕由此拉開。

1980-2009年30年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超過9.8%,其中超過10%的年份就占到一半。作為大型經濟體,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世界領先,堪稱奇跡。

1990-2010年20年間,中國從無資本概念到資本意識深入人心,從無資本市場到多層次資本市場初步建立,從無資本機製到資本力量隨處顯現,從資本弱國到資本大國,中國證券市場的長足發展,堪稱奇跡中的奇葩。

20年間,證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最初滬深股市13家股票,發展到2009年底1740家股票,兩市股票市場總值達到24.27萬億元,相當於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4%。2009年,滬深A股的總市值約合3.5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0.88%,超越日本(3.53萬億美元),成為列美國(15.08萬億美元)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場。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在不斷擴張,2009年A股市場融資額已經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已然確立在新興市場上的龍頭地位,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全球9個市值總量逾萬億美元的交易所當中,唯一的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

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豐富了中國奇跡的內容。中國證券市場1990年至2009年20年間,融資額由2.68億元增加至8207.4億元,平均增長率106%;市值由12.10億元增加至242661.86億元,平均增長率138%。據統計,中國資本市場證券化率由1991年的1%上升至2009年的72.36%。

資本市場促進了中國奇跡的產生。證券市場加快了中國市場經濟的轉軌速度,成為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取得成功的催化劑;證券市場通過對投資和消費的有力拉動,使“三駕馬車”齊頭並進;證券市場擴大了國有企業的融資渠道,推動了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進程;證券市場改變了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格局,大大減輕了銀行係統的負擔。很難想象,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的發展繁榮,中國經濟的發展將會怎樣。

20年,經曆五大階段

回首20年的風雨曆程,我們不得不佩服改革先驅者的先見之明和偉大,不得不感歎改革之初的艱辛與痛苦,不得不驚歎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得不充滿對中國證券市場未來繼續良好發展的信心。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