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東在軍隊長麵前大發雷霆,並責令其各領五十軍棍之時,龍牙村這邊的奪旗場地經過了一天一夜的精細編排布置倒是業已鋪設完畢。
關於這個場地,老村長為其專門命名為“躍龍台”。從外觀上看,這個場地路線連接起來在地圖上看像極了一條半躍而起的龍,山洞口為龍頭,洞穴通道為龍身,而洞窟裏的大廳則為盤龍軀幹,正巧呈現一個半躍而起的狀態。這個賽場的意義是為了檢驗村裏後輩的優劣,為更優秀的後輩配額更好的待遇,同有望子成龍之意。有關這次場地的建設,村子裏的管事們合議以後更是別出心裁得想要把“奪旗賽”這種類型的比賽常態化進行下去,建設並保留好這個“躍龍台”,利用這個洞穴磨礪村裏的後代,定是一個不錯之選。
隨著朝陽的冉冉升起,四個村裏年幼的後輩:陳淵、李昆、王小波、李正。於山洞口的躍龍台起點成一字站好立定,劉謹凡和趙文以及閑散下來的村民們都在外圍聚集了起來,在經曆了前幾天的高強度攻伐後,難得有個樂嗬事兒放鬆一下心情。眾人交頭接耳,神情坦然自在,時不時的看向準備比賽的四個村裏後輩。村裏人舒服了,可這四個小孩子可一點都不自在,被村裏這麼多人強勢圍觀,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能夠承受的住的。在比賽還沒開始的時候,四個人的行為就明顯被人圍觀的束手束腳了。
這時候老村長慢悠悠走過來主持賽事,麵色一喜,先是對著眾人講到:“所有人聽好了,若想要想讓比賽好好的進行下去,就得立規矩,這個規矩不能光立在參賽的孩子身上,周邊圍觀的人們也得守規矩,都聽好了,所有人在圍觀的時候不可喧嘩,隻允許小範圍的耳語,若是有誰咋咋呼呼影響了比賽,那所有人就不要看了,大家專門聽他白話白話。”說完眾人一陣哄笑,老村長擺了擺手,壓住眾人交頭接耳的聲音,接著說道:“你們四個參賽的小娃娃注意了,一,不允許做出傷害對手性命的事;二,不允許私自脫離比賽區域;三,不允許輸了還哭鼻子耍賴!”說完,村民們又是一陣哄笑。
隨著氣氛被老村長帶動的愉快了起來,他們四人的比賽也開始了。隻不過由於第二關和第三關是有分數排名的,所以按照分數排名,總分第一名的第一個離開,第二名的要等五分之一柱香,以此類推。第一個出去的正是陳淵,陳淵雖然在武力上不及李昆,可在智力上勝了李昆不止一籌,當下也是一馬當先竄了出去。第二個出去的是不顯山不露水的王小波,王小波雖兩項都未拔得頭籌,可綜合能力靠前。第三個出去的是李昆,李昆剛一竄出就大吼一聲,速度極快的進入了賽道。最後一個出去的就是李正了,李正作為最後一個出去的,已經做好了奪他人守護之旗的準備。
村民們也樂的去跟隨觀看這一趣事,昨夜也專門為愛熱鬧的村民們圈起了一個又一個看台。劉謹凡和趙文更是緊隨其後看熱鬧,在昨晚吃飽喝足擦好藥膏之後,今天可謂是生龍活虎,好不自在,尤其是聽了李叔給他們講的血契妖獸帶來的增益,劉謹凡也明顯感覺到自身的力量大了不少,而且耐力也強了不少。跟著這群大人的腳步跑到一個又一個觀查點也沒覺得多吃力。
賽場上,第一段路程是從起點至山洞入口,路程很短,這一段考驗的很簡單,未設置任何障礙,僅靠個人速度速度,可這一段意義卻不簡單,這一段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過完,算是給參賽者們一個適應的小過程,同時考驗又鍛煉的的可謂是心性;等一進入山洞就步入了第二段路程,第二段路程有兩條種類,按照年齡劃分難度,陳淵與李昆要走難度高的,而王小波和李正歲數較小走另一條。這第二段相比第一條而言,路程就複雜多了,距離上也多了不少,需要輾轉在石柱上跳躍前行,若是不小心掉落了,那隻能爬出來再跳,不允許從底下穿過,這第二段路程的後半段更是困難,在石柱跳躍的同時還要躲避像蕩秋千一樣的條條鐵鏈石墩,在第二段路程和第三段路程之間又一關卡,依次用七、八公分厚的石牆隔開,若想通過就必須依靠自身力量破開,唯一依靠的僅有石牆的旁邊的木棍和石塊。而到了第三段路程,則是進入那個下坡道口,裏麵就是那一片熒光草的海洋,那旗子就在草海的中央位置,周邊有迷宮守護,迷宮有四個入口四個出口,在草海裏麵還有各種隱藏的工具和木製兵器,兵器上麵塗有顏料,若是被對手拿著兵器在身上劃一下,就會留下一道痕跡,即懲罰其一柱香時間不許移動不許有任何作為,同時,在這裏麵也存有很多隱藏的躲藏點,有地底的,有崖壁上的,還有建立的簡易木屋。裏麵地形元素的多元化和武器種類的增多,讓奪旗戰變得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