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蒼汐的家鄉在長江邊上,一個很閉塞的小村子,與國家劃分的南方地區,僅一江之隔。雖然地方很小,但依山傍水的風景,無論在四季的哪個時候看上去,都十分愜意。
那裏沒有直達的飛機,隻能先到它隔壁的城市再轉幾次火車、坐汽車,才可以最終達到,這期間,大概要折騰一個星期的樣子。
泠蒼汐的家鄉,雖然人不多,但是她的家族在當地倒是十分有名,或者可以說,是當地最有威望、最古老的家族。
那個地方叫作鬼鄉,全村上下的人們,都是依靠除靈為生的,雖然不知道是怎樣的一塊寶地可以滋養這麼多的怪胎,但是泠蒼汐猜想,大概是那裏的森林和泉水吸引了這些人們眼裏的怪物,從而讓他們聚到一起,發展之後,才變成了鬼鄉吧。
這裏的人很少出去,除非有委托上門,不然是絕不會離開這裏的,像泠蒼汐的父母那樣摒棄除靈的工作作為一個普通人生活在城市的家夥,在這個地方可是灰常、灰常少見的。
雖然除靈的委托不是每天都有,但大家的生活可不會因此而變得窮困潦倒,鬼鄉吸引人的地方就在這裏,村頭是長江,有豐富的水源,村尾就是森林,裏麵的物產豐富,並且有規定,隻有鬼鄉的鄉民才允許狩獵裏麵的動物(這可是一大福利),並且裏麵生長著各種各樣的草藥、水果,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鬼怪出沒的淡季,大家會采這些東西出去賣,然後買來稻穀種在自家的地裏,當然,是用來吃的。因為雖然鬼鄉很偏僻很小,但是人家確隻有二十幾戶,所以每一戶分得的地也就很大了,大家會在後院種上自己愛吃的蔬菜和稻穀,自給自足。
這樣的生活很悠閑,也沒什麼煩惱,但是泠蒼汐似乎最害怕的就是這種悠閑,並且也跟小時候在城市出生、生活的記憶有關,雖然她很喜歡鬼鄉的鄉民和風景,但是除非有什麼特殊原因,否則她是絕對不會在這裏長期住下去——太過悠閑會讓腦子生鏽的。
既然被稱作鬼鄉,那麼當然要過鬼節了,這個節日對於這裏來講,可是比春節還要熱鬧的節日(因為村子裏的人很少,也沒什麼特別的習俗,所以比起來,自然是鬼節要熱鬧一些)。
鬼節為期七天,這七天,人們要和鬼一起過,當然了,是那些守規矩的鬼。
第一天是祭祖的日子,每一家每一戶都要在前一天的晚上將提前準備好的食物擺在自家墳前,然後焚燒紙錢,祭奠先祖。至於為什麼是前一天,那是因為在鬼節當天,全鄉上下都要開始準備泠蒼汐家的祭祖活動,他們是當地的大家,祭祖活動自然也是十分盛大的:天還不亮的時候,負責飯食的人們就要起床開始洗菜、淘米、殺雞了,因為這樣才能保持食物的絕對新鮮;當天亮之後,人們起床的第一件任務,就是到泠蒼汐家祖屋的祭壇裏去上香,每人一株,既不可多也不可少,然後他們會把泠家曆代當家的畫像掛在祭壇上,準備蠟燭,符咒、白酒,再將做好的菜一一擺上來;與其他家族不同,泠蒼汐家祭祖要在午夜十二點的時候,全鄉上下的人們聚集在祭壇下,看著泠家當家上最後一炷香,接著將已經準備好的白酒喝下,然後跪在祭壇前,之後,月亮會被雲層所遮蓋,大概有那麼一個小時的時間,四周會陷入一片黑暗,就連蠟燭也會被風吹滅,什麼都看不到,一個小時之後,風會將雲層吹散,這時,如果祭壇和剛才沒兩樣,並且蠟燭也重新燃起的時候,祭祀就算完成,大家就可以盡情的開始享受美食了,但是如果不一樣……據說那是泠家的祖先給予後人的警示,預兆著七天之內,會有不祥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