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詩仙(1 / 2)

關於詩詞的著作,因為是首次開啟,所以大文學係統會提供一定的額外輔助。

根據大文學係統的描述,這額外的輔助為——一名自選詩人的隨機十篇詩詞,以及隨機五十篇詩詞,共計六十篇詩詞來讓宿主提升經驗。

大文學係統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文學係統,可以肯定它沒有太多取巧給宿主提升文學實力的方法,更準確的說法是,它隻有一種提升文學實力的方法。

將一本作品看上一遍,或許對宿主的幫助不大,可若是將那本作品的作者,著作這本作品的一切都轉移給宿主,那麼這就屬於經驗值的提升了。

也就是說,大文學係統,隻有這一種方式,讓湯文來步入更高的文學境界。

這很簡單,但也很直接。

上次湯文著作了《新生》那篇散文,在入圍名單公布之後,大文學係統開啟,經驗值係統開啟,他獲得了三篇散文作為參考,感受作者在著作‘散文’時候的意境和心境。

因此,他的經驗值有所提升,散文的經驗值級別從lv9提升到了lv12。

大文學係統特別注明的是,所謂的經驗值體係,是提升通用寫作經驗,而並非是個人寫作經驗。

說明白一點,每個作者都有屬於個人擁有的才華(個人特色),關於這些才華,任何方法都無法複製,所以能模仿的隻有通用寫作經驗。

湯文參考了餘秋雨老師的《廢墟》,那並不代表著他就能寫出和餘秋雨老師一樣的個人風格作品,他所能學習的,隻是餘秋雨老師所掌握的通用寫作經驗。

但請不要小看通用寫作經驗,這同樣是一門浩瀚無窮的文學體係,它的地位就好像科學界的科學一樣籠統和巨大,也不要覺得,有多少作者能將通用寫作經驗掌握完全,那即便是窮盡一生,也根本難以做到之事。

個人的東西永遠屬於個人,這是無法模仿的,也是文學的禁區,所以湯文是認同‘大文學係統’的理念的。如果將模仿當成了理所當然,那麼即便能問鼎文學界的巔峰,最終也不過是個‘抄襲者’罷了。

隻有將通用寫作經驗磨礪到巔峰,然後將個人獨有的寫作經驗發揮出來,才有望真正憑借才華,攀登到文壇的至高點。

六十篇詩詞,雖然全部都為隨機挑選,但湯文至少有可選項,那便是選擇一名詩人。

湯文很清楚,選擇一名合適的詩人非常重要,那甚至會影響到自己在詩詞界的發展。

前世之中,古代詩人,名氣極大的有不少,每一個都是才華橫溢。

例如屈原這位戰國末期的大詩人,他所著作的詩詞,對後世的詩歌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謂是中華最有名氣的詩人之一。

端午節的出現,便是因為紀念屈原這位大詩人。

又例如,李白這位詩仙,他可能是地球上知名度最大的詩人之一,其才華沒有任何人能夠質疑,詩詞特色別具一格,讓人永世難忘。

再說杜甫、蘇軾、百易居、王維等等,這些著名詩人,哪一個不是才高八鬥、文采四溢。

關於現代文壇的詩人,其中也有許多驚豔文壇的,但湯文並不想去考慮現代的著名詩人,畢竟在古代的時候,詩詞的發展更加昌盛,那麼相比較之下,能站在金字塔頂尖的詩人,才能會更加優秀。

正所謂有競爭才有發展,在那個年代中,能夠名震文壇的詩人,是靠著真才實學硬闖出來的,而且那個時代的通用寫作經驗,也更加有意義。

“我要選擇誰?”湯文思索著,“是要選擇屈原這位影響後世的大詩人,還是李白這位具有浪漫文學色彩的詩仙,又或者與詩仙李白齊名的詩聖杜甫,再或者是那位具有傳奇命運色彩的天才詩人蘇軾?”

雖然還有許多驚才豔豔的詩人,但湯文出於理性考慮,還是想要從這四人中挑選一個。

於情於理來說,在古代之中,論及才華,論及名氣,這四人都是最巔峰水準。

一時之間,湯文也無法從四人中選出一個,所以他細細思考,看看有沒有更直接的挑選方法。

“性格嘛……”湯文喃喃自語,“以我的性格特征,來挑選這四位大詩人中的一人,這樣如何?”

前世湯文習武,性格雖然和善,但也有非凡的自負和自信,可以說人格相對狂傲自我,豪放灑脫。

如果考慮性格因素的話,湯文還是希望選擇李白,相比起其他三位大詩人,他更傾向於李白的那種個人性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