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後受到列強的窺視與覬覦,他們紛紛進入大清帝國,肆意為之,用鴉片打開國門,用傾銷手段打擊帝國工商業,在各地建立租界等等之後大清帝國看似穩固的國家,其實內部已經是洶湧啟動,動蕩漸漸浮出水麵了,清帝國也進入了滅亡倒計時 ,而壓斷最後一根稻草的就是革命黨人。
所以革命黨人整體上除了早期實行恐怖活動之外的那個絕望時期,其他時段革命黨人還是積極正派的,他們是中國革命的先驅,奠基人。
李毅有“金手指”這個利器,他可以糾正中國近代發展進入的誤區,可以明確的指明發展的方向,但是要做到這一切,李毅手中必須有權、有錢、有人才行。
九年之後就是甲午戰爭了,清帝國被日本人擊敗之後,大清帝國才真正進入了動蕩時期,被日本擊敗的羞辱後不久,1895年初夏法國帶頭聲稱華南和西南為其“勢力範圍”,西方列強開始了“爭奪租借地”的狂潮。在這一爭奪的高潮中,德國占了膠州灣,俄國占了旅順口,這些行徑使中國麵臨立即被分割的危險。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氣氛形成了,全國彌漫著被瓜分的恐懼。
“淑彩!”李毅的聲音有些幹澀,他的晚晴回憶讓李毅胸中氣悶與壓抑。
“老公!你放心我會全力的支持你,你不是一個人你有很多的追隨者,我們都相信老公你一定會成功的。”淑彩記錄下李毅的晚清回憶,不免的也跟著李毅陷入了壓抑與沉重之中:“老公按照你說的,這時期是國家難得平穩時期,那我們有時間去改變這一切,不要悲觀,你要振作起來,大家都在看著你呢!”
“放心吧!你們都放心吧,我會好好的,一定不會悲觀消沉的,我將振作起來,淑彩你陪著我一起看著精彩的世界吧。”李毅自信又堅定的說道。
六月十九日李毅接到了馮子材老將軍的來信,馮子材老將軍被重新啟用並派往甘肅任巡撫,左慧昌也一起跟隨他去了甘肅,老將軍來信想要邀請李毅去甘肅發展,可是李毅卻回絕了老將軍的好意。
甘肅地處偏遠的中國西部,雖然山高皇帝遠可是那裏實在是太貧窮太落後了,李毅到了哪裏根本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再說左慧昌在哪裏,跟他在哪也沒什麼區別,相比來將軍也清楚李毅把左慧昌交給他的目的。
李毅回信老將軍,先感謝了老將軍的愛惜與培養,又詳細說明了自己在廣州發展的必要與決心,並囑托老將軍對左慧昌多加看護,最後署名是孫李毅。
老將軍接到李毅的回信後本來有些生氣,可是看到最後的署名開心的大笑了起來,並寫書信一封送往了他在廣西柳州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