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軍備競賽(2 / 2)

他們決定在1890年前陸軍要發展成20個精銳軍,軍下設有師、旅、團、營、連、排、班等建製。每軍編有步兵團1,獵步兵營1,騎兵旅2,炮兵旅1,工程兵營1,輜重兵連1。平時每軍共約士兵12000人,戰時可擴編至24000人。全國陸軍官兵在1890年時要達到八十萬人,同時發展預備兵役製,戰時最多可以擴軍到三百萬人。

他們也同樣決定全麵更換軍裝,增加重武器在軍隊的配置。法國人喜歡大口徑武器,從他們裝備的9.0毫米口徑的步槍就可以看出了,所以他們對廣州兵工廠生產的十四毫米口徑重機槍是愛不釋手,就連每挺機槍三千元的價格都欣然接受。

統一後的德國,東鄰強俄,西接法蘭西,處四戰之地,立誌要確保其歐洲陸軍大國的地位。威廉二世以及現在德國軍隊的掌權派深受李毅歐洲必有大戰判斷影響,他們是更加注重軍隊的發展,提出了確保陸軍大國爭當海軍強國的強軍策略。

從1885年開始德國就默默地在進行著大戰準備了,他們按照李毅的警告,大力發展國家的交通係統,以便開戰時候可以快速機動的從全國調兵與支援。

1887年,在威廉王子的推動下,議院通過議案,以五億馬克(約四億銀元)作為重整軍備之費。常備軍官兵約六十五萬人,另有續備軍和後備軍,合計總人數超過350萬人。成立五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十個兵師(步騎兵),一個火炮師,一個補給師,師下轄團、營、連、排、班等建製,學習大清的陸軍建製,跟大清的建製完全一樣。(集團軍新軍還沒有成立。)

德國海軍部也向國會提出三年海軍擴充計劃,擬在1890年前擁有鐵甲艦35艘和巡洋艦30艘,加上其他艦船共計100艘,軍費需求一億兩千萬馬克,也被國會爽快的通過。

戰鬥民族沙俄也不甘人後,提出了維持龐大的陸軍規模同時擴建海軍由防禦型轉向攻擊型,這時的沙俄常備軍是歐陸之冠,擁有130萬人的常備軍。

1887年的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領土經不斷擴張達到2280萬平方公裏,占世界陸地麵積的17%。由於它首先是一個陸上大國,所以從沙皇到俄國政府官員都很重視陸軍建設。

1887年年末由沙皇批準了一項規模龐大的陸軍整編計劃,其兩年陸軍預算軍費開支達到了九億銀元,其中一億銀元作為開戰軍費(密謀在1889年入侵東三省跟華北地區,爭取讓清國割讓黑龍江作為賠償。1887年跟法國達成密謀,法國貸款給俄羅斯折合五億銀元的貸款整編軍隊,提出的要求就是在1890年前入侵清國,配合法軍的越南行動。)

沙俄陸軍雖然規模龐大,但是卻比較落後,陸軍得到巨額經費後消減了三十萬陸軍,把一百萬大軍分成了三個大的集團軍,集團軍下轄建製跟法軍學習,有法國軍官幫助沙俄訓練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