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情為何物(1 / 1)

眾人聽言不由得大吃一驚:如今我軍剛撤離蒙古軍營險境,今番韃子來攻,這卻如何才能抵擋呢。眾人馬上齊出房門,登上瞭望塔。但見好幾批蒙古軍每五十人為一批,高喊著口號超襄陽城方向走來,雖然每批的人數並不是很多,但究竟多少批卻也一時難以看出來。黃蓉見狀稍加思索,不由得微微一笑道:“蒙古韃子隻是幹打雷不下雨,沒事的。”

見眾人一副不解的樣子,她又說道:“當日襄陽城外與蒙古韃子一場大戰,我軍雖勝不得蒙古軍,但蒙古軍卻也死傷慘重。何況如今蒙古軍主力早已隨忽必烈東行,剩下的殘兵哪裏有實力與我們相拚。今日蒙古軍如此,一來他們知道靖哥哥傷愈之後襄陽勢必馬上扭轉局麵,蒙古軍現今內部不和,倘若腹背受敵就難以應付了;二來韃子料到襄陽守軍回城之後必然嚴加操練,故而布下這等麻雀陣法。他雖勝不得我,我軍卻也傷不了地方,更重要的是襄陽守軍將無暇分身訓練。”

楊過點了點頭說道:“郭伯母不虧是女中豪傑,但不知如今我軍當采取何種計策。”

黃蓉尚未答話,卻見郭襄說道:“倘若真是如此的話,為軍之計大可棄之不理,隻需在襄陽城四周布下數十人看守,再以頭戴盔甲的泥人布滿襄陽城周圍,諒那些蒙古士兵也分不出孰真孰假。”

見自己的女兒居然能理會自己的意思,黃蓉想到當日郭襄在襄陽城上誘騙忽必烈的情形,於是不由得讚歎道:“想不到我這些兒女當中,隻有襄兒最為像我的了,甚至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襄兒為人開闊大度,倘若是男兒身的話,必然是一方將才。”

郭襄微微一笑,挽著楊過的胳膊笑道:“為什麼女兒身便不能為一方將才呢,媽媽您雖然是女兒身,但在襄陽城卻早已是人盡皆知的女中諸葛了。女兒倘若繼承母親之誌,又有何不可呢?大哥哥,你說對吧。”

楊過聽言並不做聲,隻是微微一笑,轉而向黃蓉抱拳道:“既然襄陽城暫時無險況,我與龍兒隻好就此別過。”郭襄本來開開心心的,聽楊過這樣一說,頓時失望之情顯露於表:“大哥哥,你與大嫂在襄陽城停留的時間還不過半日,我們還來不及有時間單獨相處在一塊,回頭還有好些話要和你與楊大嫂瞧瞧地說呢。”黃蓉也道:“是啊,你與你郭伯伯好久不見,這時候剛好有時間在一起好好敘敘,何必這麼快就要走呢。”

小龍女本來一直隻是聽著眾人說話的,這時望著楊過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我與過兒來襄陽城本來隻是想打聽我師姐李莫愁的消息,碰巧遇到郭大俠受困才會施以援手的。如今郭大俠既然並無生命危險,襄陽城也可暫時得以保全,我等也還要去蒙古大營尋找我師姐李莫愁的消息呢。”

郭襄雖然在陣前表現堅強,但在楊過麵前卻又恢複了小女兒之姿。她含著淚望著楊過:“大哥哥,你我每次相見都是匆匆忙忙的。唉,倘若我們能在一起相聚的時間再長一些就好了。我如今隻希望大哥哥能留給小妹一樣紀念物,那樣小妹以後見到物件自然也就等於見到大哥哥了。”

郭襄雖然年過二十了,但生性豁達,並不掩飾心中情愫。她為人又是聰明伶俐,聲音也是說不出的婉轉好聽,就算是再絕情的男子也要不由得為之心動。楊過見了郭襄這副模樣,卻也是於心不忍,於是解下背上的玄鐵寶劍,說道:“此劍跟隨我卻也有二十多年了,郭二小姐倘若不嫌棄就此笑納如何。”

郭襄皺眉道:“這怎麼可以呢,大哥哥倘若沒有了寶劍,那麼日後對敵的時候不就沒有兵器了麼。這件禮物如此貴重,我是絕對不能收下的……”

“不必多說了。”楊過打斷郭襄的話,“我楊過如今雖沒能達到無劍勝有劍的狀態,但隨手之物皆為兵器卻也能隨心如意地使用。這柄玄鐵劍雖然沉重無鋒,但倘若使用得法的話,卻也能做到無堅不摧——郭伯母,請你代過兒向郭伯伯問安,我與龍兒就此拜別!”說著,二人施展輕功,飄然而去。

“大哥哥……”郭襄捧著玄鐵劍上前跑了兩步,便跌倒在地。一隻白白嫩嫩的手也被手上的劍擦破了皮。她含著淚看著手上的流下的鮮血,並不感覺疼痛,隻是覺得此時自己的血液能與附在玄鐵劍上大哥哥的溫暖交融在一起,卻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了。望著楊過漸漸遠離的背影,她的心不由得一陣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