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商品包裝(2)(2 / 3)

塑料包裝用途很廣,既可用於包裝粉狀貨物,又可用於包裝液體貨物;既可作為外包裝,也可作為內包裝。近年來許多新型塑料包裝也在不斷出現。

3.金屬

金屬作為包裝材料也具有很長的曆史,主要有薄鋼板、鐵板、鋁箔及鋁合金等,可製成桶、盒、罐、鐵絲籠等容器。鐵桶和鐵盒、鐵罐具有強度高,密封性好,防漏、防潮等特點。且易加工成型,耐腐蝕性強,基本無毒害,廣泛用於食品包裝。鐵絲籠具有通風好、輕便、牢固等特點,適於裝鮮活商品。鋁的價格較貴,作為包裝材料的主要是鋁箔,它無毒無味,耐強酸,加工方便,能和塑料組成複合材料,用做小包裝。

4.玻璃、陶瓷

耐酸耐堿的包裝材料首推玻璃、陶瓷,這些材料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可回收利用,不易變形,是液態商品良好的包裝容器。陶瓷容器是我國傳統的包裝容器,主要有陶瓷缸、壇、罐等。其特點是:資源豐富、成本低、抗壓強度高、密封性能好,並且衛生無毒、耐腐蝕性好。廣泛用於盛裝黃酒、醬油、泡菜、腐乳等食品。尤其適用於那些危險性較高的液體物品和要求較高的食品的包裝。特種玻璃還可以和塑料等物組成複合材料。其不足之處是比重較大、易碎,運輸裝卸不便。

5.纖維織物

傳統的織物有麻袋和布袋,它們具有耐用和不汙染商品以及便於回收利用和使用方便的特點。適合盛裝顆粒裝和粉狀商品,以及用做畜產品、紡織品、纖維原料的運輸包裝或銷售包裝。目前,化纖織物的包裝材料已被廣泛使用,它們比天然纖維織物的包裝材料具有強度大、吸濕性小、輕便、耐腐蝕、易清洗等優點。

6.竹、椰、草編織品

用樹條、藤條、竹條(竹篾)編織的筐簍以及草編的蒲包、草袋,具有就地取材、成本低廉、輕便、結實、透氣性好的優點,適宜包裝生鮮商品、部分土特產品和陶瓷產品等。

(二)包裝材料應具備的性能

為滿足包裝功能的需要,包裝材料一般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麵的性能:

1.保護性能

它主要是指商品包裝能保護內裝商品,防止其損傷、散失、變質等。應根據不同的商品特性及其對包裝的不同要求,選擇適當的包裝材料。商品包裝保護性能的發揮,主要取決於包裝材料的機械強度、耐腐蝕性、抗老化性、耐熱耐寒性、防紫外線穿透性、衛生安全性等。

2.工藝性能

它是指包裝材料具有易加工、易封合、易填充、易包裝、易於自動包裝機械操作且效率高等性能。這些性能主要取決於包裝材料的彈性、韌性、可塑性、可焊接性、抗靜電性等。

3.外表裝飾性能

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質地、光澤、紋理等外觀品質。好的裝飾性能,有利於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陳列效果,增加商品價值,激發消費欲望。外表裝飾性能的發揮,主要取決於材料的光澤度、透明度、可印刷性等。

4.便利性能

它主要是指包裝便於運輸、裝卸,便於攜帶、開啟,便於取出、再放入,便於回收、利用等。便利性能主要取決於包裝材料的重量、體積、耐破損性和易啟閉性等。

5.經濟性能

它主要是指包裝材料成本低廉、加工費用節省、消耗較小、節約社會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等性能。

第三節商品包裝標準化的作用和內容

一、商品包裝標準化的作用

(一)商品包裝標準化的概念

商品包裝標準化是根據商品體的要求,對包裝的類型、規格、容量、材料、容器的結構造型、印刷標誌、封裝及形式、檢驗方法等的統一規定和貫徹實施。

商品包裝標準是依據包裝的科學理論與實踐,由有關部門對包裝材料、包裝方法、包裝標誌、包裝容量、規格、尺寸、外型等所規定的技術性法規;它按一定的程序審批頒發後,成為權威性、法規性的文件。它既是衡量包裝質量的技術文件依據,又是發生包裝質量糾紛時的法律仲裁文件依據。

(二)包裝標準化的作用

包裝標準化工作是提高產品包裝質量、減少消耗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包裝標準化有利於包裝工業的發展

包裝標準化是有計劃地發展包裝工業的重要手段,是保證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活動高度統一、協調的有力措施。商品包裝的質量與包裝設計、包裝材料、包裝工藝、包裝機械等密切相關。商品能否安全地進入流通和消費,這又與運輸、裝卸、儲存等條件有關。完善的包裝標準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麵。通過標準化工作,根據各方麵工作的需要製定出部門所需要的標準及相互銜接的標準,逐步形成包裝標準化體係。這不但為包裝生產的計劃提供了技術依據,而且還將各部門、各生產單位有機地聯係起來,協調相互間的關係,促進包裝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