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全
安全就是在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如果商品因運輸或裝卸不當而失去使用價值,那就成為無用之物。商品在運輸中的安全,一是要注意運輸、裝卸過程中的震動和衝擊等外力的作用,防止商品的破損;二是要防止商品因物理、化學或生物學變化等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商品減量和商品變質。尤其對石油、化學危險品、鮮活、易腐商品、易碎流質等商品,加強安全運輸十分重要。
4.經濟
經濟就是以最經濟的方法調運商品,降低運輸成本。降低運輸成本的主要方法是節約運輸費用。節約運輸費用的主要途徑則是開展合理運輸,即選擇最經濟、合理的運輸線路和運輸方式,盡可能地減少運輸環節,縮短運輸裏程,力求花最少的費用,把商品運到消費地。此外,還應提高商業部門運輸設備和運輸工具的利用率,加強對運輸設備和運輸工具的保養,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特殊商品運輸的要求
組織一般商品運輸時,應根據商品的性質、數量和市場需求的緩急與運程的遠近,結合各種運輸工具的特點進行選擇。對於有些具有特殊性質的商品,還需采取特殊的運輸條件和必要的防護措施,確保商品的數量和質量不受損失,達到安全運輸的要求。
1.易碎易損流汁商品的運輸
易碎易損商品包括玻璃製品、陶瓷製品、燈泡、電視機、收錄機、照相機和精密儀器等。在包裝上的明顯處要有“請勿倒置”、“小心輕放”等標誌,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要幹燥清潔,避免商品受潮。流汁商品包括墨水、生發油、酒類、飲料等。在運輸中也應防止撞擊,在冬季運輸液體商品還會由於溫度低引起渾濁、沉澱,甚至還會結冰,所以要采取保溫措施。
2.凍結易腐商品的運輸
畜、禽肉、魚、蛋製品等凍結食品的運輸,要選擇符合商品性質、保溫性能的冷藏車、船運輸;裝車、船時,為防止擴大熱源,商品要緊密堆碼,不留空隙;商品與車、船頂板至少留30厘米的空隙,以減少頂部傳熱;運單上要注明商品允許運到的期限和途中需要的加冰站。
3.活鮮易腐商品的運輸
鮮菜、鮮果、鮮蛋等非凍結易腐蝕的食品運輸,要根據所運商品的品種及特點,采取防護措施,抑製其後熟;放熱量大、後熟期快的商品不能同一般商品混裝;要根據果、菜商品的特性和運輸季節進行適當包裝,鮮蛋的外包裝一定要堅實,包裝內要墊好墊襯物;裝運時要輕拿輕放,按層次堆放整齊、穩固,包裝內留有一定空隙;使用棚車運輸時,夏季要通風散熱,冬季要防凍。
4.危險商品的運輸
危險商品主要包括某些化工原料、石油產品、農藥、油漆、塗料、爆炸品以及化學試劑等,它們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易腐,有放射性等特點。運輸這類商品時應根據它們的性質、運輸季節、運程的遠近等不同,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在裝卸時嚴格遵守危險品裝卸的規定,必須輕拿輕放,裝穩捆牢,慢速行車,嚴防包裝破損,特別要注意防火、防熱,不能靠近電源,不能與明火接觸。
5.鮮活商品的運輸
這些商品一般不適宜遠途運輸,必要時在運輸中必須遵循保持其正常生命活動這一要求。應盡量使用家畜車,其次是棚車;運距較短,能確保安全;裝運前應對車廂、船艙進行嚴格的衛生檢查。夏季運輸要注意防暑降溫、備足飲水,冬季運輸要注意防寒保溫。
第三節商品養護
一、商品養護的概念及意義
(一)商品養護概述
1.商品隻能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的條件下,保持其質量的穩定性
商品在儲運過程中,由於商品的成分、結構、性質的差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會發生各種變化,使商品的質量和數量都會受到損失。商品越容易發生質變,它對儲運條件的要求就越嚴格,它的空間流通就越狹窄,它的銷售市場就越帶有地方性。因此,易發生變質的商品,對它的流動時間限製就越大,就越需要商品養護。
商品養護是指商品在儲存過程中所進行的保養和維護。從廣義上說,商品從離開生產領域而未進入消費領域之前的這段時間的保養與維護工作,都稱為商品養護。
2.商品在儲運期間發生的質量變化
商品儲運期間,通常發生的質量變化有黴變、蟲蛀、鼠咬、鏽蝕、老化、溶化、幹裂、褪色、揮發、呼吸、後熟和自溶等。其中,黴變、蟲蛀、鼠咬、鏽蝕、老化、呼吸、後熟是商品儲存中最容易發生的質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