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秦岩,出生在河南很偏遠的一個農村,我們的村莊離安徽省很近,處在河南與安徽的交界處,我的父親是河南人,但是我的母親卻是一個安徽人,不過這並影響我是一個河南人。我的家鄉沒有肥沃的土地,每個人的地也很少,再加上父親有病在身,隻有母親一個人在勞動,所以小的時候家裏的糧食並怎麼夠吃的,再加上哥哥的上學家裏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加拮據了,但是父親和母親也沒有怎麼的抱怨。我記得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我經常和母親一起去撿樹葉,每次哥哥也要跟著我們去,但是母親不讓他去讓他好好學習,父親和母親把我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哥哥身上,希望將來他能夠為我們家爭光,從我們的農村走出去。父親的心髒不是太好,不可以幹重活,幾乎是母親支撐著我們這個家,我也是我的父親老來得子,等有我的時候,父親已經十四歲了,我和哥哥相差十四歲,早我四五歲的時候,哥哥已經是該高考的那一年了,母親隻想讓他安心學習,將來可以考個好一點大學。我在那個時候隻能幫助母親撿撿樹葉和幫母親拾拾她割過的草,在那個時候還有孩子好玩的天性,也不知道去幫幫母親幹一些其它的活,在我那個時候,家裏的一切家務和地裏的農活大多數都是有母親來做的。在這個時候我也沒有成天在玩,我們村有一個抗美援朝的爺爺,戰爭結束後就回到我們的村子,他以前在少林寺練過武術,我的父親也經常讓他教我武術,因此我們家和他關係很好,其實我也喜歡去還爺爺那裏,因為他家裏有很多好吃的,由於海爺爺以前是誌願軍回來,現在還有一些政府給的退休金,由於海爺爺沒有結婚,他現在也沒有兒子和女兒,他是很喜歡教我武術的,可以和我們這些孩子在一起,我感覺在那時候海爺爺是比較喜歡我的,因為他每次叫我們完成他教的任務我都能及時完成。父親讓我練習武術,也是讓我有一個好的身體,通過鍛煉來增自己的體質,也許是因為父親多病他不想讓他的兒子也像他那樣多病。在那個時候不光練武術,我的哥哥以前還教我寫字,我認為哥哥的字寫的很好,哥哥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的語文課老師就讓他每天回家練習毛筆字,哥哥的小學五年一直在堅持的練習,因此每次他高中星期回來就教我練習寫字,對於哥哥認認真真的教我,可是我不好好的學習,這個時候哥哥就和我說寫完並且寫好他會給一個糖塊吃,這個時候我就會乖乖地把它寫好,因為在小的時候我喜歡吃糖。海爺爺每次給我拿吃的就是糖和餅幹,能吃到這些在那個時候我一定很高興了,因為那個時候家裏比較窮,也沒有什麼吃的,不像現在有那麼多的零食可以吃。過完春天到夏天的時候,在那時麥子已經快熟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收麥子,這個時候也不和海爺爺學習武術了,因為父親不能幹重活,哥哥又在上學不能回來也隻有我可以幫助母親。在九十年代初期糧食對於農村的百姓是多麼的重要啊!他關係一家一年的口糧啊!在那個時間農業稅是很重的,打完糧食交了稅糧食也就剩的夠吃的了,不象現在不交公糧政府還倒補貼給老百姓錢。在那個時候是沒有聯合收割機的,全是人共進行割麥子,那還是很幸苦的事前,那時的事前現在我已讓記憶悠信。父親不能幹重活,隻有我幫助母親,那個時候母親想去城裏看看哥哥,但是家裏忙一直沒有走開,母親在家裏也擔心哥哥能不能吃好。在那個時候縣城對我而言是多麼遙遠,是可望而不可急得。那個時候父親對我說你是個男孩子應該有男子漢的氣概,不怕吃苦不怕累,在那時我沒有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現在我明白了,就像海爺爺當時給我講中華武術精神一樣,我也不明白什麼意思,當時海爺爺講中華武術精神是:中國武術崇尚武德。“未曾習武先修德”,“短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理者不可與之教”。寬容,忍耐,堅強,尊師愛友,仁義,謙虛和誠實等等都習武者的武德修養。武家切磋武藝時,隻應點到為止,切不可亂作殺傷,“以武會友”這都可以看出中國武術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寬容和大度。武術雖說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要想在這修身養性中有較高的造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練武之人要心靜,這就需要有堅強的毅力和恒心。各種動作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而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堅持不懈和不斷努力。尊師愛友也是武德的一大表現。中國人最注重的是仁孝禮,“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極注重對師長的尊敬。古代曾有天、地、君、親、師的提法,把師同天、地、君、親相提並論,說明了老師的重要地位,隻有尊師愛友、虛心好學的高尚品德,才能師徒容洽,學習提高。各門派之間也經常來往,切磋武藝,相互學習,互相幫助。練武之人要有仁義之心,切不可亂殺戮,隻有擁有仁義之心才能結交更多的朋友,才能獲得別人的承認和尊重一個習武者,如果沒有仁義之心,武藝再高,也是不受歡迎的。因為中國人最注重的是在品德上讓人敬服。謙虛對習武者也很重要,滿招損,謙收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隻有謙虛,不驕不躁,才能保持一顆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的心態,才能獲得更高的造詣。人若勝我,則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若不勝我,則謙待之,不可有輕薄之意。這才是練武者應有的胸懷的氣度。海爺爺說這話以前也是不明白,但是現在我明白,也許是小的時候不願想這麼深奧的道理吧!那些所說的話現在想想是容易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