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哈伯德是紐約東奧羅拉的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的創始人。他是一位堅強的個人主義者,終生堅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可是,所有的一切於1915年與被德國水雷擊沉的路西塔尼亞號輪船一同沉入海底,而過早地結束了。

他於1856年出生在伊利諾州的布魯明頓——後來因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所出版、印刷、發行蹬優質出版巷而聞名。在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工作的日子裏,阿爾伯特·伯德出版了兩本雜誌:《菲士利人》和《兄弟》。實際上雜誌中許多文章都是出自於他之手。在寫作、出版的同時,哈伯德還致力於公眾演講,他在演講台上所取得的成績不亞於寫作和出版上的成績。

從最初出版的那一刻起,《致加西亞的信》就贏得了非同尋常的稱讚,這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在以下《作者序言》中作者描述了這種成功。

故事中的英雄,那個送信的人,也就是安德魯·羅文,美國陸軍一位年輕的中尉。當時正值美西戰爭(譯者注:1898年4月至12月美國與西班牙之間發生的爭奪殖民地的戰爭)爆發。美國總統麥金萊(美國第25任總統,1879-1901)急需一名合適的特使去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軍事情報局推薦了安德魯·羅文。

在孤身一人沒有任何護衛的情況下,羅文中尉立刻出發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陸古巴島,古巴的愛國者們才給他派了幾名當地的向導。那次冒險經曆,用他自己謙虛的話來說,僅僅受到了幾名敵人的包圍,然後設法從中逃出來並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一個掌握決定性力量的人。

整個過程中自然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與個人的努力相關聯,但是,在這位年輕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務的心中,卻有著絕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了表彰他所做的貢獻,美國陸軍司令為他頒發了獎章,並且高度稱讚他說:“我要把這個成績看做是軍事戰爭史上最具冒險性和最勇敢的事跡。”

這一點當然毫無疑問,但人們更應該意識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因為他傑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在於他優良的道德品質。因此,羅文中尉將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小冊子是在我一天晚飯後寫成的,僅僅用了一個小時。時值1899年2月22日——華盛頓的誕辰日——我們準備出版3月份《菲士利人》的日子。

斡心潮澎湃,在勞神費力的一天結束後寫下了這本小冊子。當時我正努力地教育那些行為不檢的市民提高覺悟,重新振作起來,不再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盡管來自於一個喝茶時小小的辯論,但卻給我一個直接的暗示。當時我的兒子認為羅文是古巴戰爭中真正的英雄。他隻身一人出發,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把信送給了加西亞。

他就像火花一樣在我腦中一閃!是的,孩子是對的,英雄就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之人——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我從桌子旁跳了起來,奮筆疾書寫下了這篇《致加西亞的信》。我毫不猶豫就把這篇沒有標題的文章登在了當月的雜誌上麵。

第一版很快告罄。不久,請求加印3月份《菲士利人》的定單像雪片般飛來。一打、50份、100份……當美國新聞公司訂購1000份時,我問一個助手究竟是哪一篇文章引起了如此般的轟動,他說:“是有關加西亞的那些材料。”

第二天,紐約中心鐵路局的喬治·丹尼爾竟然也發來了一份電報:“訂購10萬份以小冊子形式印刷的關於羅文的文章……請報價……封底有帝國快遞廣告……用船裝運……需要多久時間。”

我給了他報價,並且確定我們能夠在兩年時間內提供那些小冊子——當時的印刷設備十分簡陋,10萬冊書聽起來是一項十分可怕的任務。

我答應丹尼爾先生按照他的方式來重印那篇文章,最後的結果是,他居然銷售和發送近50萬本這樣的小冊子,其中的兩三成都是由丹尼爾先生直接發送的。除此之外,這篇文章在兩百多家雜誌和報紙中轉載刊登,現在已被翻譯成了各種各樣的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正當丹尼爾先生發送《致加西亞的信》之時,俄羅斯鐵道大臣拉克夫親王恰巧也在紐約。他受紐約政府之邀來訪,丹尼爾先生親自陪同其參觀紐約。於是,親王看到了這冊小書並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許來自於丹尼爾先生是以大寫字母的形式出版的。親王回國後,讓人把此書譯成了俄文,發給俄羅斯鐵路工人人手一冊。其他國家也紛紛翻譯引進,從俄羅斯流向德國、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國。日俄戰爭期間,每一位上前線的俄羅斯士兵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日本人在俄羅斯士兵的遺物中發現了這些小冊子。他們斷定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東西,於是,這篇文章又有了日文版。

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

迄今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000萬冊。可以說在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在所有文學生涯中,沒有人可以獲得如此成就,也沒有一本書的銷量可以達到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