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好不容易辦起來了,對許多老板而言,剛開始是件幸事。但是緊接著要麵臨一大堆你從來沒有碰到過的問題,例如,決策怎麼製定?目標怎麼確認?管理怎麼有效?成效怎麼提高?信息怎麼收集?機遇怎麼抓?創新怎麼超前?市場怎麼拓展?理財怎麼恰當?品牌怎麼過硬?銷售怎麼暢通?服務怎麼優質?等等。這一大堆問題,你先期不想明白,就會成為你經營的盲點,甚至是你的陷阱。因為一個問題解決不好,解決不到位,就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惡性循環,搞得你頭昏腦脹、無計可施。更慘的是,你會後悔當初為什麼要開這麼一個公司呢?
回避問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解決不了問題,盲點永遠存在,你就永遠無法超越它,把自己的公司經營得越來越好,一天一個樣。那麼,上麵提到的那些難題,到底該如何處理呢?根據私營公司最常見的通病,我們總結和分析了20大盲點,試舉七八條:
盲點一:經營目標不明確,喜歡東一榔頭西一錘。經營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表麵上每天都在忙,每天都在轉,但實則是東一榔頭西一錘,忙不出個名堂。這一點,是許多私營公司老板常犯的通病。一般地講,明確的經營目標是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來製定的。目標太大、太小都不對,要恰當才好。有人說,經營目標是一個公司的航針,有了航針,公司上下就會有固定的航線,而不至於迷失航向。“東一榔頭西一錘”,隻能說明還沒有找到準確的目標。
盲點二:人力資源不充足,走了張三缺李四。現在沒有幾個公司不懂得人和的重要性,都知道有了人才,才有了一切。那些嫉賢妒能,不善招攬人才的公司,是沒有和別人競爭的實力的,因此,對於一個公司來說,缺了人才,等於斷了他的“糧”。人才到處都有,關鍵看你會不會去找,敢不敢請,善不善用。能把每個人才用到位,你的公司做起事來就特別順利,而且特別見成效。這個道理,有很多私營公司的老板心理都清楚,就是下不了這個決心,拿不出錢來去找、去請、去用。
盲點三:激勵機製不健全,人人都會軟磨硬泡。要辦好公司,離開激勵,大家都會打不起精神來。假如能夠引進激勵機製,你就會發現,平時沒多大精神的人,一下子挺直了腰幹,精神煥發,你讓他休息,他卻不願意,還要爭分奪秒早一點拿下自己的任務,再接著多做幾件和薪水掛鉤的事,然後踏踏實實回家去。激勵要靠獎賞,要善於讓那些平時軟磨硬泡的人,徹底達到你爭我奪的程度;讓那些在公司好似作客的員工,徹底像主人一樣行動起來,給公司帶來效益。
盲點四:捕捉機遇不及時,總是落後別人一大截。機遇這東西很神奇,它總在你的身邊,你不抓它,它決不跟你走。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公司。對於公司來說,不是缺少機遇,而是缺少抓住機遇的本領。要不別人的公司怎麼能利用同樣一個機遇,把自己變得生龍活虎呢?機遇靠什麼才能得到?靠眼光、靠信息、靠判斷。因此,作為私營公司的老板,要像獵手一樣精明,才能捕獲到自己的“獵物”——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