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競爭手段不老練,應該求穩卻冒險(2)(1 / 3)

在獲取信息和汲取知識方麵,應該有這樣一個信念即“信息就是機會”。這就是說,隻要自己認為有必要,就應該當場把知識和信息抓到手。感到需要時,就是學習的好機會。在開發產品和提供服務之前應確定顧客需求的範圍,保證能夠滿足這些需求。但是,應該了解要滿足這項需求是不容易的,因為顧客的需求是經常變化的。為此,公司應經常考慮其產品和服務是否滿足了顧客的需求,和零售市場暢銷的商品以及今後繼續銷售的商品有關的情報,如不能確實掌握,便無法與他人競爭。例如,把隨季節變動之因素並入考慮之後,其動向是遲滯還是快速?別家公司產品的動向如何?原來暢銷商品何以趨於疲軟?能否立即打開局麵?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市場調查來獲得。

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公司,都非常重視市場調查的工作。許多公司專門設有市場調查機構。他們共同的做法是,將市場調查的結果按標準的工作程序進行彙集、處理,提供給決策和生產管理部門。公司市場調查的內容涉及麵廣,凡直接或間接影響市場營銷的信息、資料都應加以搜集和研究。

市場調查的出發點有兩個:一是公司作為買方,調查原材料、技術及其他購入商品的市場;二是公司作為賣方,調查生產產品的營銷市場,即你買東西是否買貴了,賣東西是否賣便宜了。

這是最基本的調查,再深入一點,你還應該調查這兩種市場的環境、發展趨勢等,以便你提前做出決策,避免由於無知帶來損失。

市場調查的形式一般采用問卷,最好輔以抽獎措施以吸引消費者填寫,要知道是你向人家索求信息,而不是人家求著把信息告訴你,所以問卷必須禮貌,不要讓消費者一看到你的問卷就來一肚子的氣。

其實現在也流行一種“隨意收集信息”的方法,西方的創業者們很時興在咖啡館、餐館獲得信息。美國一些公司的老板們都習慣在早晨上班之前,在餐館一邊吃早餐,一邊閑談,這樣的形式就交流了信息。他們相信:信息隻有在你需要它的時候才能弄到。如果你不需要,信息就不會給你,信息本身也無計可施。如果你在饑餓狀態時睜大眼睛四處尋找,信息就會很自然接近你。如果能調動起經常活躍在用戶周圍的推銷員和市場調研的擔當者的情報意識,就有可能比其他公司更早地獲取有價值的情報。

在堆積如山的情報中,無論如何一定要比別家公司更早更確切掌握銷售額。有時為了與別家公司作戰,不妨自我吹噓一番。即使是吹噓也不可輕易地棄之不顧,因為必要時還要尋找謠傳形成之原因。

總之,隻要獲取一個情報便可搜集到其他相關情報。把觸角伸向每一個角落,並把搜集到的情報加以組合,當做必要的情報。至於情報的選擇,倒不局限於一開始就搜集到高質量的情報。自然就情報而言,“質”比“量”重要,而“質”符合需要才最可貴,現場獲得非語言係統情報的場所,所謂現場主義即直接從現場獲得靠理論靠現成的數字和文字所得不到的情報。通過這種方法得到的情報,很容易成為預測可能性和當機立斷的過硬材料,如果僅注意擺在桌子上的數字和文字材料。不論怎樣全神貫注,大概仍舊會上大當,吃大虧的。

公共關係也是搜集資料的重要方法,這是因為公共關係是協調和改善公司對內對外關係,使公司的各種行為符合公眾的需求,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並謀求公眾對公司的了解和信任,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了良好的公司內外關係,就可以疏通更多的信息渠道,從而獲得及時、有價值的信息。

捕捉信息是公司經營者和製造商們的生存之道和生財之道,沒有靈活的頭腦和閃電式的思維,是無法適應日益激烈的商戰的。如美國布朗一弗曼公司是一個享譽美國的製酒公司。1987年一次水產會上,弗曼公司的采購員美因巧遇一位乙醛生產商,得知對方的公司正在考慮用生產乙醛的下腳料辦一個水產養殖場的消息,美因立刻想到布朗一弗曼公司每年製造威士忌酒都要留下一萬多噸的沉積物,都是糧食的下腳料,但都當廢料拋棄了。製酒過程中的大量餘熱——本可以養魚的,卻也白白浪費了。美因的建議馬上得到公司的采納,並委托他做這個方麵的全權負責人。美因經過摸索,搞出一套密集型喂養方法,使養魚獲得了空前的豐收,也使公司發了一筆額外的小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