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伯斯服飾公司以製領帶而聞名。然而曾有一度,華伯斯公司陷入了困境——當時生產領帶的廠家太多了,競爭激烈。是倒閉,還是轉業?華伯斯公司的創始人華伯斯開始了痛苦的思索。突然,他猛地想起一位伯爵曾對他說過,貴族階層對市場上的領帶頗有微詞,覺得不能顯示自己的華貴。華伯斯想到這一點用傾盡最後的努力,精心製作了一批符合上層人士的高質量領帶,拿了一些送人。未料到的是,這原本準備拚死一博的舉動卻真的為華伯斯帶來了大量的訂單。“人有我優”,華伯斯將眼光放得遠了之後,發現了市場上的又一“新大陸”。
“人優我轉”也是一種投資戰略。
香港的“地產大王”李嘉誠原先是“塑膠大王”。早年投資做塑膠花生意取得了成功,並且在歐亞占領了大量的市場。然而處於喜悅中的他並沒有被衝昏頭腦,他冷靜地進行了分析:(1)歐洲方麵發現塑膠花市場有利可圖時,必定會全力介人,那麼歐洲地區生意就很可能被中斷。(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鮮花已將出現取代塑膠花的勢頭。於是李嘉誠毅然決定戰略轉移,逐步退出塑膠花市場,做起了前景看好的地產生意。果然,當鮮花占領市場時,李嘉誠已在地產界穩穩地站住了腳。
“人棄我撿”也能找到生意機會。
譬如在80年代初,美國食品研究機構把黃豆列為健康食品,美國人吃黃豆製品之風便很快流行起來,隨之對豆製品加工機械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然而,美國機械製造業早已專注於尖端產品,沒有廠家搞這類簡單的加工機械。此時,台灣機械製造廠商瞄準這塊“荒地”,迅速開發生產出豆製品加工機械,結果抓住了大洋彼岸的這一市場機會,捷足先登,占領了美國市場。
我國生產的低附加值傳統藥品“藿香正氣丸”,以其價格低、療效好,深受海外消費者歡迎。但這些年來,國內製藥廠紛紛轉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藥的開發生產,很少光顧於此。而另有一些廠家卻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大了“藿香正氣丸”的生產力度,使之質量更上一層樓,成為低檔藥品中的佼佼者,走俏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台地區。如今僅此一項出口即可為該廠增加上千萬元的收入。
人的需求是無限的,而且是全方位多樣化和多變的。
然而,由於公司的認識總是帶有程度不同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誤棄本來很有市場或暫時沒有市場的產品的現象總會發生,所以,誰能耐心地在人棄之處發現商機,迅速推出適宜的產品,就能夠獨步市場,先勝一籌。
“人棄我取,人取我予”,自古以來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生意經。
我們那些喜歡跟著別人亦步亦趨的涉外公司,與其在“人爭”之處“遲人一手”,不如在“人棄”之外“領先一步”。
商業秘密萬萬不可泄露
商業秘密是公司在投入大量資金、設備、人力的基礎上獲得的,凝聚著公司員工的勞動和汗水,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和保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具有保密性質的技術經濟信息被非法獲取的情況日趨嚴重,一些公司的商業秘密被某些利欲熏心的人采取各種手段非法竊取,給公司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種竊取的方式有各種表象偽裝,或明或暗,或強奪或智取,很讓公司家傷腦筋。這些也是為什麼要單獨提出防範商業機密泄露的原因之所在。
那麼,一般地說,商業機密是如何泄露的呢?
(1)毫無戒備——不知不覺中泄密
有的公司在涉外交往中,對外商竊取商業秘密的行為毫無戒備之意,給其留下可乘之機,使公司的商業秘密不知不覺地外泄。美國的派克金筆是世界頭號名牌,但中國的“英雄”、“金星”牌不鏽鋼筆套拋光後光澤自然,暗中帶亮,亮中有輝,這項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派克公司的兩位副總裁來華,競意外地發現大陸廠家完全實行門戶開放,便攜來攝像機,在眾目睽睽之下,把拋光機的結構及動作拍下了全套錄像。
(2)人才流動——防不勝防地泄密
隨著勞動力的流動日趨頻繁,一些心懷叵測的人趁調離之機,非法獲取原單位的商業秘密,並伺機賣錢。寧波太陽實業總公司的一個技術員利用職務之便,竊得公司開發的CT501輸沙器的生產用圖、銷售檔案複印件和1993年綜合計劃,待調離時,將竊得的資料全部偷回家。有的人在調離原單位時,雖未帶走有關商業秘密的書麵資料,但調離後,憑著記憶,模仿研製相同的產品,同樣也造成公司商業秘密的外泄,構成對原公司的侵權。武漢市徑河化工廠按規定獨家享有增塑劑A的技術專用權至1997年12月31日止,然而,該廠操作工鄭某調到另一公司後,憑記憶親自組織生產增塑劑A,公司商業秘密在這種防不勝防中外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