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張銘被君千觴的話嚇了一跳。
“我說,請前輩收我為徒!”君千觴稍稍提高了聲音,重複說道。
“這個遊戲好像沒有拜師功能吧?哎,你先起來,起來!”張銘連忙站起身想要扶起他。
“前輩,你要是不答應我,我就一直跪在這裏,直到你點頭為止!”君千觴用堅定的語氣拒絕了張銘的攙扶。
“我是死靈法師,你是戰士,拜我為師你想跟我學什麼?”君千觴的堅決讓張銘疑惑了。
君千觴納悶地想著,這不擺明了嗎,自己拜師就是要學功夫的,也不知道他現實中練得是哪家的拳法,可惜在遊戲裏施展出來完全看不出路數,不過應該還是屬於中華武學的範疇。此時看他裝傻的模樣,難道是不肯收自己?隻是心中再疑惑,口上也不敢說出來,隻得硬著頭皮規規矩矩道:
“前輩,我想學武,想學殺敵的招數!”
原來如此!張銘心中恍然大悟,恐怕他想學的,就是自己進入神戰後與怪物廝殺而摸索出的攻擊閃避之術。隻是自己當初還是在新手村刷怪的時候領悟了這些東西,此時若是收徒,一來沒有天地最基本的規則之力相助,二來自己也無法與他進行靈魂聯係,不能為他演示規則的運行,他要想學會自己的進攻閃避之法,恐怕是難於登天的。
在張銘看來,就算自己這點本事小有珍貴,衝著上次君千觴馳援自己的恩情,自己也非得答應他這個要求不可。可是如此條件下,自己若是真的收他為徒,到時候能不能把他教會卻還是個問題。
“你要知道,想學我這點手段,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除非你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決心,否則,你是不可能成功的。”
君千觴心中一喜,忙道:“師父,您肯收下我了麼?您放心,我的毅力絕對過關,一定能把功夫學好!”
聽完眼前美男子的話,張銘愣了愣神,隻得道:“好吧,我答應你了,你快些起來。”
君千觴激動地站起身,恭敬地問道:“師父,請問我們這一門練得是什麼拳?”
張銘奇怪地道:“什麼門?什麼拳?我打鬥起來完全是隨心所欲,沒有招式的。”
聽了張銘的話,君千觴連忙閉嘴,顯然師父是不想讓人得知師承來曆,對於這些世外高人的忌諱,他還是略懂一些。
可是方才就在張銘的隻言片語間,君千觴也聽出了一點端倪,恐怕師父練得,是自然門的功夫!隨心所欲,無招無式,這正是當初王叔說過的自然門的功法要旨!
自然門的名聲,君千觴也是聽王叔過的。不同於國內流傳的聲名赫赫的形意、八卦、太極,自然門乃是一脈單傳,在曆史上僅有兩位宗師級人物為人所知。如今提起這兩人的名字,恐怕多數人已經是不知所雲了。
自然門的第一位宗師,便是此派的開山始祖——徐矮師。相傳他自幼年起即習練各種軟硬功夫,內外家、南北派無所不通。成年後遇奇人傳授,並開始闖蕩江湖,遍訪名師高士,技藝始得大成。因其身材矮小且貌褻,不為人重,故而隱居深山大川,潛心研究技藝,綜其所學,對各種門派的武術進行潛心研究,並獨辟蹊徑,熔合各派精純之長於一爐,始創獨特武術拳法,並自命名為自然門。傳說徐矮師能踩水而行,如履平地,一夜之間即可飛步往返於湘川大山之間,可謂天盤功夫。
這位自然門的祖師,功夫自然是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神鬼莫測的地步。而自然門的第二位宗師級人物的生平事跡,更是一段傳奇。這第二位宗師,名為杜心五,乃是徐矮師的關門弟子。比起他的師父,杜心五的名氣可就要大上不止一籌了。
杜心五曾經隨徐矮師習藝八載,恭謹尊師,研習不倦,終至武功臻入化境。出山之後,杜心五行俠仗義,人稱南北大俠。後來他聽從老鄉宋教仁、吳玉章建議到日本留學,研習農業。留日期間,他曾與日本著名相撲師齋藤一郎在日比穀公園比武,贏得了柔道比賽的冠軍,因而名噪東瀛。不久後杜心五加入同盟會,開始了革命生涯。身為一代武學宗師,他自願成為革命領袖孫中山的貼身保鏢,期間無數次挫敗了敵人針對孫中山及革命黨人的暗殺。後來宋教仁在上海遇刺時,若當時帶了杜心五一同前去,是絕不可能在槍手之下喪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