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杳無音信
原來李玉龍來到京城後,裝扮成普通的香客來到清虛觀,找到師傅的故交,清虛觀的那位掌事。那人一開始就把他當成普通香客,態度很是客氣疏離。因為整個京中,除了少數老百姓,都對道觀敬而遠之。當初清虛觀裏的各路天師道友已經全部關進天牢。雖說聖上已經清醒並無大礙,但是不知哪位大臣上書有道士與北方邊境的蒙古國皇族聯係緊密。本來皇上覺得自己是服食丹藥過量的緣故昏厥的,他隻打算把當事人馬道長和他的道觀一並處置。現在竟有線索說他跟蒙古皇族有聯係,這就讓他有些不安了。
蒙古國邊境遼闊,民風彪悍,但是他們物產不足,經常在青更黃不接的時候來邊境掠奪我大燕的物資。早就聽說他們想發兵進攻占領幾座富饒的城池,沒成想他們竟然敢玩陰的,竟然敢與道士勾結合謀想取我性命,真真是豈有此理!所以,他才下令滅道。但是為顯得當今天子有好生之德,隻是強迫他們還俗,並沒有趕盡殺絕。至於那些在清虛觀煉製丹藥的,哼哼!一個不留!
清虛觀早就已經名存實亡,要不是這位老掌事朝中有人再加上年近古稀,他也早被抓進天牢了。畢竟,天子還是要麵子的,他不想讓天下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冷血無情的人。現在,觀裏勉強維持一些香火都是不明就裏的老百姓來獻點香油錢,敏感些的都不來了。
後來,李玉龍提起孟道長的名號,他才睜著一雙渾濁的眼睛苦笑一聲,說道“你來晚了,孟道長已經走了,他來過我這裏一次,很快就走了。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掌事,請你想想,我師傅都說過什麼,他沒說要去哪裏嗎?你仔細想想,他一定說了什麼的。”
“小夥子,你趕緊走吧。我這裏也不能久留啊。他真的啥都沒說啊。”
“不可能,掌事,您再想想,嗯?一定有什麼的。”李玉龍不死心。
掌事閉上眼睛搖搖頭,“他的確說了,他說不要讓任何人找他,看好孩子們。唉,這個老東西,非要逞能,我也勸不住啊!”
李玉龍眼睛一亮,“逞能?您是什麼意思?難道說我師傅去救人了?”
“不不不,我可沒這麼說。我不知道,真不知道。哎呀,你快走吧,別再多呆了。”
李玉龍再問,那老掌事已經關上大門再不說一句話了。
無奈之下,李玉龍隻好和小虎住進客棧,每日去茶樓和酒樓探聽消息,卻一無所獲。倆人不甘心這樣一無所獲,可是既不認識可能知道消息人,市井中也無一絲傳聞,就連不好的消息都沒有。清虛道觀的事,竟像是個從沒發生過的事一樣。
又耗了幾天,倆人在路上又查看有沒有四師弟他們留下的暗號,竟然也是一無所獲,隻好垂頭喪氣的回了烏州府。
家裏愁雲慘淡卻又無計可施。
又過了一個月,各地官府發出公文,道觀幾乎被取消幹淨。
小虎小豹聽到消息,都哭了一場,奇峰山三清觀是他們的家啊,這家被毀,再也回不去了。兩人都是各種原因失去雙親的孤兒,本來把三清觀當成了第二個家,沒想到這第二個家也被毀了。讓他們如何能不傷心。
又過了三個月,官府又發公文寺廟廟產充公,大量僧尼被迫還俗。市井中流傳,全國寺廟道觀占有全國土地的一半左右。這樣的情況是曆屆先皇崇佛重道的結果。因為僧侶道士不用納稅,各大官紳又多有饋贈導致大量的土地金錢都被圈入寺廟道觀中。當今聖上取得帝位不是很名正言順,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執政者。一方麵,他輕徭薄賦讓農民休養生息,另一方麵他早就想把國庫充盈起來,所以,借著這次丹藥風波順勢把寺廟的事情也解決了。但是在老百姓心中,這個皇帝就是一個很有仁心的皇上了。最起碼在他們心中,這最直接的就是賦稅少了,他們的餘糧多了一些。雖然多的這些糧食也許不夠一個達官顯貴一頓飯的消費,可是對於樸素的最底層的勞動者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而皇帝不但贏得民心,還讓自己的國庫充盈了一倍。因禍得福啊,這是他最近心中最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