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介紹我們自己的一款產品,尤其是移動端產品,不應該文縐縐,應該是大白話,煽動性,“極致口碑快”。但是原諒我,這款名字叫“世界3”的APP(可以掃描旁邊的二維碼下載)是前所未有的,是革命性的,是令人澎湃如今的,是令人欲仙欲死的。所以,在洞悉這其中的關鍵之後,我不得不壓抑住內心的激動,用一種看似很學究的口吻,來講述它。

首先,我們都知道移動互聯網的厲害。移動互聯網取代PC為主體的互聯網的時間非常快,iPhone是一個巨大的推手,隨後人類的時間就被手機控製了,所有紙質的東西都逐漸滾蛋了,互聯網沒有殺死的東西,移動互聯網都殺死了。8小時在電腦前的衝浪被24小時玩手機所替代。

其次,移動互聯網探索出以社交為主導的機製,但是並沒有構成以搜索為基礎的機製,所以無論是穀歌還是百度,原來的模型在移動端是很難直接平移的,原因很簡單,在以手機小屏構築的空間裏,是不適合PC端的通覽性做法,人們更熱衷的是朋友的推薦分享。

第三,是不是移動端真的不存在搜索機製了?不是的,隻不過PC那種方式是不可行的,在小屏幕裏麵打開瀏覽器頻繁輸入關鍵詞,是可笑的。所以,移動端的搜索機製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找到對應最懂行的人,對他follow,來達到信息鎖定的目的。或者,直接對想知道的東西,比如藥品進行圖像識別,即直接掃描它,來進行搜索。

第四,我們特別著迷的是圖像識別。但是,移動互聯網誕生之後。圖像(圖片和視頻影像)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文字,比特的結構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所以穀歌等巨頭發展識別技術,是一種更高級的搜索機製,比如人臉,比如物品,然後匹配出它的信息,然後根據匹配機製來收費或者推薦廣告。

第五,“邪裏邪氣走正道”,巨頭們都將識別的主流看做是一種“類搜索”。我們中學時候就知道,數學裏麵最常見的兩種關係,一種叫“求解”,一種叫“映射”。X=某某,這是求解,看到一張圖片,比如方便麵圖片,一掃描圖片,得出是“統一牌方便麵”,這叫“求解”,是X=某某;還有一種關係叫映射,f(x)->y,一掃描方便麵圖片,得到的是一個精選的方便麵行業視頻報道,或者附近的快餐資訊速遞,它不是為了知道該方便麵是什麼牌子,而是通過感知掃描方便麵的行為,來做人性化的映射關係。

世界3,幹的就是這件事。這事牛逼到什麼程度,超過了目前所有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