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微軟無處不在(1 / 2)

敢打敢拚,懂得取舍一直是比爾·蓋茨在經營過程中的優勢。作為計算機天才的比爾·蓋茨常常別出心裁,逆向思維,獨辟蹊徑,運用別人不敢想或是想不到的機會來賺取財富。

縱觀微軟進攻中國市場的戰略,其逆向思維帶來的市場空間更為巨大。為了培育中國市場,微軟最初的策略據說是先放任自流,在早先甚至有鼓勵盜版的嫌疑。等到市場占有率達到絕對壟斷地位後再予以打擊。微軟(中國)的銷售業績一向不好,依靠打擊盜版取得的銷售成績占到了其在中國收入的80%。

比爾·蓋茨十分得意地說:“中國人不花錢買軟件,喜歡盜版,但隻要他們想盜版,我們希望他們盜我們的,因為他們會上癮,我們將研究在未來十年如何向他們收錢。”

在Windows XP推出激活係統後,眾多盜版用戶在係統升級後開始麵對黑屏、係統崩潰或30天的期限。這一怪招也讓中國的盜版用戶叫苦不迭,微軟的Windows係統曆來以安全性差而著稱,平時的補丁不斷,最多時一天有10個之多。如果微軟在這些補丁中加入SP2的防盜版代碼,會令盜版用戶防不勝防。出於無奈,用戶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來購買正版軟件,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沒有終結的噩夢。

2004年,微軟在一次產品發布會上承認他們的操作係統中包含有正版檢測工具,每天都會向微軟監控係統發送驗證信息。微軟還利用此通道進行哪些活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微軟完全有能力鎖死和網絡聯通的Windows操作係統。但是微軟並不想這麼做。因為微軟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微軟默許並鼓勵人們使用盜版Windows操作係統。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微軟正是盜版Windows的幕後策劃。實際上,盜版Windows與正版軟件在功能方麵基本相同,這並非盜版者技術高超,而是微軟故意放水。這就造成Windows在中國出現兩個價格:一個是正版的價格,700元到2000元人民幣不等;一個是盜版的價格,4元人民幣。

在這兩種價格的夾擊下,幾乎沒有人會選擇其他公司的操作係統。又有哪個操作係統能夠賣出四元錢的價格?競爭對手因此望塵莫及。

金山公司是微軟盜版戰略的受害者,盡管他們一直在努力,但隻要有價格便宜的office軟件存在,它的WPS就毫無用武之地。比爾·蓋茨用盜版軟件有效地控製了中國市場。

微軟以其強大的技術優勢不斷進入各行業,它的觸角已經伸到了銀行業、報業等。這就是微軟,以技術統治全球,以技術稱霸軟件市場。雖然微軟在軟件行業上的壟斷,招來了對手乃至政府的猛烈抨擊,但誰都無法阻擋微軟統治全球市場的決心和行動。

早在1999年,微軟就提出了。NET戰略。微軟已不再滿足於僅僅為客戶提供軟件而獲得利潤。眾所周知,操作係統及軟件所獲得的利潤,將在硬件數量增大到一定極限後而逐漸減少。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微軟的。NET戰略將指導微軟利用在個人計算機操作係統及未來其他領域操作係統的壟斷地位,將各種各樣的服務捆綁在操作係統上,從而將微軟的服務潤物細無聲地帶入每個人的生活,同時,微軟將隨著服務的無限延伸而得到無限的利益。微軟要讓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享受服務,這是微軟。NET構想,一旦此構想成為現實,用戶將會被微軟牢牢捆住。

微軟要創造的藍圖是人們手中拿著各種各樣的無線終端設備,而這些設備上麵運行的都是微軟的操作係統。在這些操作係統中,微軟捆綁了大量的應用軟件:新聞瀏覽、移動電子郵件、語音、遊戲等。微軟將個人計算機上的Outlook和手機中的微型Outlook,個人計算機上的IE與手機上的瀏覽器,即通信軟件、個人日曆、辦公室軟件、個人財物、身份證等,全部通過無處不在的微軟網絡聯係在一起,從而使每個人、每個公司都緊密捆綁在微軟的全球係統之中,最終讓用戶時刻都離不開這些服務。不僅如此,微軟最重要的目的是,未來手機還可能成為各種電器、汽車,甚至房間的總控製。微軟要做到的是用手機來調節溫度、查詢地圖、繳納汽車保險等。微軟要統治全球市場,要通過壟斷手機的操作係統,最後控製電器操作係統,甚至包括遊戲機、熱水器及懷表在內。

2001年,微軟已經開始進軍無線市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omdex大會上,微軟拋出了基於Windows CE 3.0操作係統的智能平台Stinger。這個平台能將手機與PDA功能結合起來,成為微軟刺向手機市場的第一劍。

2002年3月,在戛納舉行的3GSM全球會議上,這一次,微軟在手機操作係統方麵更進一步。微軟首先宣布了將Stinger操作係統升級為SmartPhone 2002,微軟積極尋求技術支持,明智地選擇與一些小手機廠商合作。比爾·蓋茨認為通過使用微軟的開放手機架構,能夠使很多小型手機廠商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功能強大的手機產品。最終完成對諾基亞公司等手機業巨人的合圍,將諾基亞公司從霸主地位上拉下來。這一招在過去曾使微軟不斷壯大,微軟相信,憑借自己的實力,成就將在手機操作係統之戰中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