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金錢隻是一個符號(1 / 2)

對金錢的態度常成為檢驗人的試金石。在中國,“暴發戶”一向是帶有貶義的詞,而在美國,這卻是個崇高得近乎帶有宗教意味的詞。美國人最推崇的便是“自我實現”,這意味著不是承襲祖輩餘蔭,而是自我奮鬥,意味著個人憑借努力和運氣的爆發。所謂的美國夢就是暴發夢。

曾經有人想出7種方法,十分形象地計算了全球首富、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的財富:

1.比爾·蓋茨每秒賺250美元,即每天賺2000萬美元,一年賺78億美元。

2.假如比爾·蓋茨掉在地上1000美元,他懶得去撿起來,因為這會浪費他四秒鍾,這一彎腰,他已賺回1000美元。

3.美國的國債約56200億美元,如果由比爾·蓋茨來還,他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即可償清。

4.如果比爾·蓋茨將錢捐給地球上的人每人15美元,最後,他還可剩下500萬美元的零用錢。

5.邁克爾·喬丹是美國收入最高的運動員,如果他不吃不喝,將3000萬美元的年收入存起來,他必須存上277年,才能像比爾·蓋茨現在這樣有錢。

6.如果將比爾·蓋茨所有的錢換成1美元,可以用這些錢鋪成連接地球和月亮的路,來回14次,但你必須用1400年不停地建造這條路,而且用713架B747型飛機來運載這些錢。

7.如果微軟視窗的用戶每次在計算機死機時可以向比爾·蓋茨索賠1美元,那麼他會在三年內破產。

比爾·蓋茨的財富超乎我們的想象。他的財富神話仿佛夜空中絢爛的煙花,刺痛了億萬人的眼睛。麵對巨額財富,比爾·蓋茨卻淡定如常,一點也不因為富有而矯揉造作,仍保持著年輕時的本色。許多人一有錢就喜歡擺闊氣,招搖十足,但比爾·蓋茨卻不這樣,他仍然是便褲、開領襯衫和運動鞋,甚至都不是名牌,他仍喜歡獨來獨往而不是前呼後擁。人們很難發現他有什麼顯著的變化。見到熟人仍然是那麼隨意和灑脫:“啊哈,你好!我們去吃個熱狗,喝杯咖啡如何?”在比爾·蓋茨看來,財富隻是他價值量化的標尺,他曾經說過:“我不是為錢而工作,錢讓我感到很累。”

“我隻是這筆財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來使用它。”這就是比爾·蓋茨對金錢最真實的看法。比爾·蓋茨很少關心錢的問題,也不在意自己股票的漲跌。錢既不會改變他的生活,也不會使他在工作上分心。他經常會告訴那些向他求經的朋友:“當你有了一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金錢隻是一個符號而已。”

他與一位朋友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那次他們遲到了幾分鍾,停車場已經沒有停車位了。於是,朋友建議把車停到旁邊的貴賓停車場。而貴賓停車場是以分鍾為單位計費的,比爾·蓋茨堅決不同意。他強調說:“噢,不,這要多花12美元,這不是一個好價錢。”朋友說:“這錢由我來付。”比爾·蓋茨說:“那可不是好主意,他們超值收費。”朋友拗不過他,最後隻好一起到遠處找了一個停車位。比爾·蓋茨很少去一些豪華的餐館就餐,有時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才不得不光顧一些高級餐廳。一般情況下,他會選擇肯德基,或是到一些咖啡館。有時還會光顧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商店,在西雅圖,由法國、俄羅斯、日本,以及南美一些國家的人開設的商店。在那裏可以找到這些國家的特色商品。

有一次,比爾·蓋茨與夫人梅琳達來到一家墨西哥人開的食品店,這裏被公認為是西雅圖最實惠的商店,剛一進店門,比爾就被“50%優惠”的廣告詞吸引,在不遠處的葡萄幹麥片的大盒包裝上,的確寫著這樣幾個字。比爾·蓋茨似乎不敢相信這個標價。同樣的商品在本地的一些商店要比這裏的價格高出一倍。比爾·蓋茨想得知它的真偽,便上前仔細端詳。當他確認貨真價實時,才付錢買了下來,並告訴梅琳達:“看來這裏的確如同人們所說的那樣,我今天很高興自己沒有被多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