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慈善讓我富有成就感(1 / 3)

1991年,比爾·蓋茨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但那時的比爾·蓋茨還沒有跟慈善事業沾邊。

比爾·蓋茨的父親,老蓋茨是美國西雅圖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律師。比爾·蓋茨的母親瑪麗,在當地是位出色的社會活動家,對慈善事業一向十分熱衷。

老蓋茨說:“他母親和我一直在推動他、勸告他,作為一個好的公民,一定要為社會做些事。”據老蓋茨回憶說,當時年輕氣盛的比爾·蓋茨根本聽不進去父母的話,盡管他非常愛他們,但有時麵對媽媽的嘮叨,會不耐煩地大聲回嘴:“媽媽,我有一個公司要管理。我為社區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讓這個企業成功。”老蓋茨說:“當時在蓋茨眼裏,每個人有每個人回饋社會的方式。而他從事的高科技事業,本身就是在為人類造福,比爾·蓋茨會對他們理直氣壯地表示,微軟公司解決了數萬人的就業,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繁榮,帶動了美國經濟的活躍,這難道不是對社會的貢獻?”

比爾·蓋茨的父親介紹說:“那時,比爾·蓋茨全身心投入工作,微軟公司的發展很快,他的名氣也與日俱增,但與此同時,社會上的求助也接踵而至。我和蓋茨的母親心急如焚,隻好決定親自出馬,以比爾·蓋茨的名義做一些小規模、小數目的慈善捐款。不過,促使比爾·蓋茨有重要轉變的,還要歸功於那次非洲之旅。”

1993年秋天,比爾·蓋茨和妻子,在當時還隻是比爾·蓋茨女友的梅琳達,以及其他幾個朋友一起到非洲旅遊。這次非洲旅遊原本是一次休假,但誰都沒想到,當地人的生活引起比爾·蓋茨心靈的巨大震顫。

比爾·蓋茨回憶道:“我離開校園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在這個國家裏,有幾百萬的年輕人無法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我也不知道,發展中國家裏有無數的人們生活在無法形容的貧窮和疾病之中。”

非洲大地上,赤裸雙腳的婦女,無數餓得隻剩皮包骨頭的孩子,這一切讓比爾·蓋茨心煩意亂,接下來一年悲喜交加的遭遇更是讓他開始真正地思考慈善的意義。

在《環球時報》的專訪中,比爾·蓋茨表示:“我走訪世界各地時驚訝地發現,世界上有許多兒童得不到在我們美國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如疫苗、營養食品和幹淨的水等。回來後,我進行了仔細的思索和研究。我發現,如果我們能提供疫苗或食品等,我們就能以很低的代價每年拯救數以百計的生命。”

1994年,這是比爾·蓋茨生命中最悲喜交加的一年。這一年元旦,比爾·蓋茨和梅琳達喜結連理,但就在這場盛大豪華的婚禮結束不久,比爾·蓋茨深愛的母親不幸死於癌症。

母親的離世,使比爾·蓋茨的精神和情感受到巨大衝擊,他開始重新思索人生和周圍的世界,許多他原來埋在堆積如山的事務底下的事情進入視野,許多原來似乎無足輕重的事情開始變得重要——這其中就包括慈善事業。

比爾·蓋茨介紹:“我的母親在我被哈佛大學錄取的那一天,曾經感到非常驕傲。她從沒有停止督促我,去為他人做更多的事情。在我結婚的前幾天,她主持了一個新娘進我家的儀式。在這個儀式上,她高聲朗讀了一封關於婚姻的信,這是她寫給梅琳達的。那時,我的母親已經因為癌症病入膏肓,但她還是認為這是又一個傳播她的信念的機會。在那封信的結尾,她寫道:‘你的能力越大,人們對你的期望也就越大。’”

隨後,比爾·蓋茨夫婦接受父親的建議,建立了一個資金總額達9400萬美元的基金會,開始資助教育和癌症研究。1998年,當比爾·蓋茨夫婦看到一篇在全球範圍內完成的調查報告,稱90%的疾病發生在貧困國家,但這些國家的人民卻隻有10%的保健資源。這份報告讓比爾·蓋茨很受觸動,加之非洲之行的切身體驗,他們開始投入更多的財力和精力,把基金會的重點更多地轉向衛生保健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