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沒有傘的孩子隻能努力奔跑!(1 / 2)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蔡邕就回到了家。

蔡邕的歸來就意味著葉言要離開了,在以前的蔡琰或許會希望她的父親早點回來,而如今隻有滿滿的責怪,或許這就是有了情郎就忘了爹吧。

當然蔡琰也明白葉言的離開是不容改變的,遲早會有這麼一天,雖然心中早已有了這樣的準備,但她還是覺得十分的舍不得。

而蔡邕帶回來的也不是什麼好消息,葉言的調令確實已經下來了,本來任職的地方是在徐州琅琊郡內,但好像受到了“八王黨”的阻攔,最後確定在了青州蓬萊郡的桃源縣中。

這個桃源縣自然不是什麼好地方,可以說是窮山惡水,此地雖說是個縣,但和村莊沒有什麼區別。

不僅人煙稀少,民風更是十分的彪悍,據說前幾任縣令聽說進去了之後就從來沒有出來過。

每次向桃源縣的居民詢問,桃源縣的居民均說被野獸叼走了。

被野獸叼走了?我的天,這是在蒙傻子嗎?有誰會信這鬼話。不過時間一久,這事就不了了之,此後也沒有再派遣過縣令到此地去。

葉言覺得他應該是撞了大運,才得到了這樣的“美差”,此時的他有點欲哭無淚,事情怎麼會發展成這樣。

前路雖是有點迷茫,但葉言暫時不去想這些,畢竟現在能出京已經是件好事了,而以後的事自然就由以後來解決,現在就處理好眼前的事就行,人還是要活在當下嘛。

因為要離京,葉言不得不前去向三皇子道聲再見。到三皇子府中後,稟過離意後,三皇子再次接見了葉言。

想想也是可悲,說是征辟葉言來做三皇子的門客,可到頭來葉言一共才見過三皇子兩麵。

而且還是來時見了一次,和告別時的這一次;或許別人都是個客卿,而他葉言是個門客吧。

心中雖是這樣想,可場麵話還是要做足的,葉言自然為自己的離京找好了借口。

“殿下,葉言進京後,和京城的才子做過比較,深感到自己本身的不足,所以希望到地方上鍛煉一下自己,待有能力之後能更好的為三殿下做貢獻。”

這個理由葉言覺得自己找的很好,他確確實實的被蔡琰打擊到了,所以不管三皇子他信不信,反正葉言是信了。

“葉先生一路順風,我等葉先生的好消息,有什麼困難到時一定要來找我。”

三皇子很是爽快,或許他早就不想看見葉言了吧,可畢竟是皇家中人,表麵工作自然是讓人挑不出毛病來,最後還很是仗義的給葉言準備了盤纏,著實解了葉言的燃眉之急。

要是葉言沒有聽到那晚的談話,或許心中還會感動一番,生出“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這樣的念頭,可惜並沒有如果,如今這些皇家子弟他全是徹底看透了。

………

葉言就這樣出京了,除了蔡府中人和三皇子外,並沒有驚動其他人,離別太傷感,還是瀟灑點離開比較好,不過這一走,也不知道何日能和京城的朋友們再相見。

但他在心中已暗自下了決定,下一次進京他一定要風風光光的來。

起碼身披金甲聖衣、駕著七彩祥雲,額,好像走錯片場了,反正他要告訴蔡琰,他葉言就是她的真命英雄。

不同於來京時的匆忙,葉言在回去的路上很是悠閑,但越走他的心中越是沉重,大漢朝的人民過的實在太苦了。

葉言一路走來,到處都是沿街討飯的人,餓死的更是的不知其數,隨著葉言離京的越遠,這種情況就越嚴重。有些地方更是災害連綿,平民百姓過的可謂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