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二如願以償當上了村長,整個人也消停了很久,後來也不知怎麼的,竟然在縣城裏討上了一個媳婦,長得還行,就是脾氣不太好,也可能就是因為長得還可以,讓方二覺得有麵子,所以能忍能讓的他都做到了。
但自打小胡進了村,這方二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了,每當小胡進村,他都要來孫老漢家坐上一會,那眼神有意無意地掃在小胡身上,雖然他的欲望沒有表現在臉上,但畢竟次次出現,是人都能猜到他心裏想什麼。
方二的媳婦當然很快就知道這個事情了,大吵大鬧是不可避免的,隻要她不動手,方二也就當看不見聽不見一樣,理也不理。但方二的媳婦哪受過這樣的氣,終於忍不可忍甩了方二一巴掌,這心裏已經有其他心思的方二哪還會讓她,三拳兩腳打得她媳婦號啕大哭。所幸方二世和要麵子的人,他下手不會朝別人能看到的地方打,堅決不碰脖子以上的部位。也好的方二要臉,不然她的媳婦估計也不好意思直接跑回縣城的娘家了。
這媳婦一走,方二是覺得清淨多了,也有空間和時間去籌劃自己的“大計”了。
他先是跟蹤兩口子進林子,把兩口子的窩摸清了,然後三天兩頭就跑去蹲點,他原本以為自己說不定可以趁小孫獨自外出搞點事情,但連蹲了十多天,他發現這兩口子從來都是形影不離,他實在是沒什麼機會。
方二苦思冥想,發現直接搞事情沒有機會,那就得想點辦法先瓦解兩人內部關係,讓兩口子吵個架什麼的。
這方二想到這便歇了一段時間不進山。村裏的流言蜚語早就有了,這也省了方二造謠這個工序,他要做的便是想辦法把這個謠搞大點,要是能以假亂真就完美了。
不得不說方二這招用的是很好,這村裏的人本來就有些迷信,以前雖然要說三道四,但都是背地裏說上兩三句就打住了,也隻是每次在見到小胡的時候背地裏說上兩句。方二是個聰明人,他隻要聽見有人在議論這個事情,他便進去插兩句,套路也隻有兩個,先是給村民說這妖怪有多凶殘,會害死村裏所有的人,接著又非常肯定的說小胡是個妖,還是個狐妖。
就是這樣,村民很快就炸開了鍋,議論前議論後,這些話很快便傳進了孫老漢一家四口的耳中。
按道理,孫老漢一家本來就和村裏人的交道打得少,遇到這種事情就當沒聽見就行了,又或者實在太過分了罵上兩句,打上一架也就沒什麼大不了了。
可惜孫家有個孫老漢啊,他原本就有些和兒子不上道,又因為他是個獵戶,心裏虛的慌,這流言蜚語一傳到他耳朵裏麵,就像一張催命符樣,搞得他心神不寧。劉嬸勸了他很多次,無奈這孫老漢性格偏執,這不勸還好,一勸他是又急又氣,剛開始小孫兩口子回來還能忍住不說什麼,漸漸地開始各種找小胡的茬,尤其是在兩人結婚這麼久了竟然沒有半兒半女這個問題上,硬是像抓泥鰍一樣,死用力不鬆手。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小孫和小胡自己也覺得理虧,每次也就忍了。
劉嬸這種情況下當然會站在孩子這邊,每次都勸道:“這兩口子有自己的打算嘛,不要著急嘛。”孫老漢哪可能不著急嘛,這兩口子要是能生出一兒半女,那他那還用得著提心吊膽,也哪容得下村裏這般議論。
這一不著急又是一年過去了,在村裏人看來,這小胡是妖的事情也越來越坐實了。方二是大喜啊,其實他從一開始就沒相信過這小胡是妖,一直覺得小胡肚子沒有動靜全是因為小孫身體不行,要是換成他,估計都像蝌蚪一樣成群結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