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修改雇傭法(2 / 2)

大同在保定的西麵,必須三天之內投遞到西麵的第一個州呼和浩特,而內容則增加大同部分。暫時就隻能投遞如此,等記者培訓出來將在呼和浩特開設記者站和印刷廠,而後四路齊飛,將大明所有疆土全部覆蓋。雖然開銷增加,但是報紙的銷量也增加。

如大同擴張,常智光隻要付出一個印刷廠和記者站的開銷就能吃掉大同的需求。而看原來,安國總站負責著周邊派駐記者、投遞、印刷的所有花消。無形之中,將采訪記者的付出分擔到了其他地方,相當於成本減低,而銷售量增加。明有五千多萬人,卻隻有一家報社,如果識字率達到三成,常智光就賺死了。

擴張還一好處,如媒體一說的是品牌,二是人力資源。一旦全國形成網絡,那時候公主即使想收回光明報,恐怕也要掂量掂量影響。畢竟封建主們不可能為記者這樣當皇差無品人開出高報酬。另外一點,這是一種自我的價值,李逸風為什麼那麼拚命?錢的原因隻是一部分,記者們的社會認同感的榮譽是常智光培訓的,常智光也讓他們知道他們和老百姓、官員們有什麼區別。記者的道德高低直接影響到輿論可信程度和報紙銷售量的。

雖然有不少好稿,但常智光都暫且扣下。目前報紙還在萌芽階段,不能過於敏感,如同早期的央視焦點訪談讓幾乎所有當官的都恐懼而被封殺一樣,在封建社會被封殺更隻是一句話的事情。在中國,說良心話的人有,但一般都是在最底層。

常智光掌握的兩大工具,第一是武器,這是對外的利器。第二是報紙,這是對內的利器。這兩樣目前都給統治階級很大的好處,但遲早會有有識之士上書提醒,所以必須保護這弱小的火苗。

常智光不求自己能改變體製,但求能留下點資本種子。最少讓中國不用再過四百多年才進入資本社會,因為那代價實在太大了。要留種子,就要保護,不能零打零散,要凝聚起力量。錢莊破產一事有人還在惦記著,隻不過而今大家目光都被常智光拉扯來拉扯去,沒有人去細心研究。而現在朝內上下都隱約知道要朝瓦刺用兵,更是沒空去理會。

陳惠蘭見常智光出神問:“大人?想什麼呢?”

“沒什麼”常智光嗬嗬一笑。

“妹妹啊,大人有時心思太重,還要你開解開解。”

秦良玉點頭:“記得了。”

“有良玉在,其實我已經感覺好很多。”常智光笑道:“總比那時候一群大男人,外加白蓮一個男人婆,連句問寒問冷的話都沒有好。”

秦良玉道:“明天我就要去幫姐姐忙了,恐怕平時是問不上。”

常智平插話:“那兩個丫鬟倒也聰明伶俐,別是將來她們問上了。”

“扯淡。”常智光白了常智平一眼:“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

陳惠蘭哈哈一笑道:“大人,兔子不吃窩邊草是因為要留著沒食物時候慢慢吃。並不是兔子不想吃。”

“放心吧”常智光抓秦良玉的手:“我沒那麼多精力。”

“報。”一衙役進來:“大人,東京記者站發來消息,要你先親自過目。來人馬上要走,說等大人回話。”

“恩?”常智光接過來一看大驚,斡勒蘭竟然被李逸風挖了出來。傳來消息說,李逸風和四名記者前往周邊的道觀、尼姑庵悄悄尋訪。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京城北麵,和開平衛交境一座山的三霞女道觀發現了斡勒蘭蹤跡。

記者以走失妹妹為名詢問,有一人特征和斡勒蘭基本相符。而且其是暈倒在山下被救而回,並且還是一啞女。記者不敢驚動,就推說自己妹妹腳是瘸的應付過去。然後立刻回東京通報,李逸風詢問常智光:采訪、報官、置之不理?

常智光立刻回了第四個答案:“告訴來人,我明日上京。”被捅了一劍是事實,虧了百多萬貫也是事實,官府懸賞一千貫是事實。諸多事實告訴常智光,有仇必須要報,但是不能隻報仇而不撈好處。

這朝廷也是會打白條的,這武器也好,幹糧也好,自己這邊都得先墊錢。當然,火藥的購買常智光也是打的白條。所以常智光交了所有流動資金後,軍廠根本就不用停工,白條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