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初評
作者:師毅
每一個喜歡攝影的人都會希望有一台完美的隨身相機。相對於單反相機龐大的機身,旁軸相機的小巧使它們更適合隨身攜帶,幫你抓拍到路上有趣的場景。在膠片時代,徠卡M係列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高價、高質是徠卡的代名詞,也是很多人炫耀的資本。當我們迎來數字相機時代以後,隨身相機的選擇餘地更為廣泛。小巧的數碼相機有著更方便的使用方式以及靈活的焦段,但是唯一欠缺的就是種格調。或者說它們的設計做工不夠獨特不夠精細,價格也不夠高,缺少讓人把玩和炫耀的衝動。
於是乎,高端數碼相機成為各個廠商新一輪的競爭焦點,我們可以看到E-PL、GF、NEX係列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富士也終於耐不住寂寞推出了自己的X100。平心而論,富士X100的確是一款非常不錯的產品。因為買不起M9,我隨身的相機一直是一台M6,雖然可以享受衝洗膠片的快樂和痛苦,但是M6隨身攜帶的確還是太沉了,而且在體驗了那麼多數字相機以後,膠片相機在使用上的局限性是需要很大勇氣去容忍的。我也曾經很想用一台數字相機來替代M6,但是每次把玩以後還是難以下決心,直到體驗了X100——但我決定還是繼續用我的M6,因為X100的價格實在是匪夷所思。
如果定價在6000元左右,那麼X100絕對是最佳的隨身機。35mm經典焦段、複古的機身以及操控方式加上獨特的光學/電子混合取景器,足以讓很多攝影愛好者對其愛不釋手。X100的快門控製以及曝光補償都是通過機頂的轉盤來調整,很有以往手動相機的感覺,直觀而且快速。隻是手動對焦采用的是距離方式,基本是個擺設功能。X100的0.5倍率光學取景器非常清晰明亮,而且可以投影出各種拍攝參數,可以說融合了旁軸相機和數碼相機在取景時的各自優點,這也是我對X100最為喜愛的一點。
從正麵看去X100極像一台做工精致的傳統膠片相機,但是背後的液晶屏和繁多的按鈕卻暴露了它的數碼本質。對於我這種小富即安的人,我寧可X100後麵是幹幹淨淨的背板,有混合取景器就足以滿足拍攝時顯示曝光參數的需求。況且作為一台掃街機,我在使用X100時候更多是拿出來就拍,誰還有功夫看什麼設置參數。說到掃街,X100的確是極為適用。定焦35mm、光學取景器加上快速開機功能,基本上可以做到拿出來就拍,不像一些數碼相機那樣還要等鏡頭吱吱嘎嘎的伸縮、等液晶屏顯示取景。
即便對畫質很苛刻的人來說,X100的畫質也稱得上優秀(當然是在135相機的範疇內)。定焦鏡頭的解析力的確值得信賴,超過2400的成績保證其對細節有著良好的刻畫能力。35mm焦距本身的安全快門速度的要求就不高,1/20秒基本沒壓力,加上其高IS0下的畫質也相當出色,ISO 3200時畫質依然能令人滿意,ISO6400時細節也僅是略微丟失,個人覺得完全可用。當然,如果非要挑點兒毛病的話,在默認設置下寬容度差了點,高光溢出比較明顯。
X100是一台非常出色的相機,但是近萬元的價格不知道是怎麼定出來的。在這個價格段上,我們還可以買到徠卡X1。如果隻為炫耀,徠卡的品牌似乎更為合適。X100的確很好,但是還沒好到值這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