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承建 玩攝影不一定買單反(1 / 1)

新聞評論

作者:

十多年前我去《個人電腦》雜誌第一次麵試的時候,實驗室的桌上放著一台美能達機身的AGFA數碼單反相機。當時我買了自己第一套膠片攝影器材沒多久,看到這台傳說中的數碼單反,心中立刻堅定了一定要爭取到這份工作的想法。要知道1998年的時候,一台幾十萬像素的數碼相機都是萬元級以上產品,數碼單反更是神話般的存在。

後來我主要負責數碼相機產品評測,眼看著數碼相機從不到百萬像素的科研工具進化到千萬像素的日常消費品,更是看著數碼單反價格從能頂一輛桑塔納到三四千元就能買到。對普通人來說,數碼化讓攝影從藝術級的高消費變成了普及型的個人喜好。

到現在,在大城市裏沒有數碼相機的家庭恐怕已經很少了,連我那不會打字的老娘都有兩台我們更換下來的數碼相機。對很多人來說,想拍點好照片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長槍大炮武裝起來的單反相機,但其實大可不必。拍出好的照片有強大的攝影器材係統支持固然重要,但對普通愛好者來說,便於攜帶能隨時拍攝的相機可能比昂貴笨重的單反係統更有價值。

攝影師或者狂熱的發燒友可能會專門跑到風景名勝,風餐露宿就為了等著拍下一個壯麗的日出。這種應用別提買單反,就是大畫幅相機也是應該。而對攝影不那麼在意的人,可能手機上的拍照功能,或者隨便一個數碼卡片相機已經差不多夠用了,並不關心設備如何。隻有那些對攝影躍躍欲試,認為自己有大師潛質,但又還沒拍出大師級作品的愛好者,糾結於器材的選擇。

贏到前兩年,我一直認同單反數碼相機是攝影的王道,隻要你想認真地拍點兒照片,數碼單反是最適合多數人的選擇。但從去年開始,比較靠譜的單電相機大量開始銷售,情況就不一樣了。

單反相機的最重要的優勢是相對卡片機的圖像傳感器尺寸要大很多,能獲得更好的畫質。單電相機有的使用和消費級單反一樣尺寸的APS-C幅麵傳感器,有的稍小一些但也比卡片機大很多,畫質可以與單反相提並論了。

單反相機的另一大優勢是靈活的鏡頭配置,這一點單電也勉強做到了。而實際上,我認為單電掛上一顆素質不錯的標準變焦鏡頭就差不多了。那些超廣角或者超長焦鏡頭,並不適合大多數普通攝影愛好者日常拍攝。

對絕大多數對不那麼發燒的用戶來說,主力攝影作品還是在家裏、普通旅遊等場景下拍攝的。在這種應用環境下,帶著單反並不輕鬆。上下班整天背著一套幾公斤的單反器材,隨時準備拍攝並不現實。於是單反就可能變成周末出遊才會背上,偶爾一用的東西。如果出門旅遊,除非是專門的攝影之旅,單反再加上幾隻鏡頭同樣是比較麻煩的負擔一一放在包裏占地兒,掛在脖子上太重。

而單電相機相對單反體積小了很多,有可能放在背包甚至大衣口袋裏而並不太占地方,對隨時拍攝的需求可以更好地響應。如果用戶能接受變焦基本靠走,一個焦段合適的定焦鏡頭配合單電相機會更輕便靈活。

相機好不等於一定能拍出好照片,這是稍微了解一些攝影藝術知識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如果買了性能強大畫質出色的單反係統,卻難以每天讓它發揮作用,不如考慮更加輕便的單電相機,它能幫你更多地記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