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之告訴大家,他前些日子從中國銀行辭職了,他報考人藝,並被人藝錄取,成為了正式的話劇演員。眾人大驚。要知道,王義之當年畢業進銀行後發展非常好,剛才提升成了副主任,仕途順利,居然辭職了。當然,這個辭職的驚訝遠比不上他被人藝錄取的震撼!
北京人藝!中國話劇的最高藝術殿堂!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簡稱:北京人藝),中國話劇團體。1950年初建時為歌劇、話劇、舞蹈等綜合性藝術團體,1952年6月其話劇團與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合並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大師曹禺是這個劇院的首任院長。
北京人藝的戲被譽為“中國話劇的典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中國話劇史上,創造了許許多多的輝煌,她無愧於國家級藝術殿堂的稱號,她是“國寶”級的明珠,是中國話劇的希望所在。
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劇院以演出郭沫若、老舍、曹禺和田漢的劇作而聞名於世,其代表性的劇目有《虎符》、《蔡文姬》、《武則天》、《龍須溝》、《駱駝祥子》、《茶館》、《雷雨》、《日出》、《北京人》、《名優之死》、《關漢卿》以及外國劇目《慳吝人》、《伊索》、《帶槍的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等。
這些劇目,幾乎是所有學習話劇的人奉為經典的劇目,對裏麵的經典台詞更是倒背如流。
王義之當年在話劇社時,就是以懂戲,鑽戲著稱,他曾多次邀請人藝的藝術家來話劇社講座,指導。更揚言將來一定要進人藝。不過畢業時他還是抵抗不住家裏的壓力,順從的進了銀行。
沒想到,最後他還是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居然辭職去報考,還真的能被北京人藝錄取!這幫老社員驚愕之餘,都紛紛表示祝賀,的確,這幫喜愛話劇的人,大多還隻是把話劇作為愛好,畢業後更多的是迷失在都市的燈紅酒綠之中,顛簸流離於金錢與生活之間,很多時候都沒有機會再去接觸自己的愛好了。
也許隻有像王義之這樣真正迷話劇的人,才會放棄一切的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吧。眾人再看他的眼光中,更多了幾分欽佩。
王義之笑著道謝,並承諾一定請客,今天晚上就請客,這才把大家的激動之情抑製了下來,說明了這次聚會的目的。
說到這裏,又不得不再次介紹葉梓同學了,她是這屆話劇社的外聯部長,最近北方大學的校藝術節快要到了,話劇社計劃著在各大高校中擴大影響力,便遊說學校在藝術節中能抽出單獨一天作為話劇節,為此,他們打算請北京人藝的藝術家能來現場為表演的話劇作點評和指導。
葉梓無意中聽表哥杜磊說起王義之進入了人藝,便將王義之請來,希望通過王義之邀請到更有名的話劇演員。
王義之聽了自然答應,卻一方麵又出來個主意,他認為北方大學話劇社本來就是高校圈非常有名的團體,每一屆的話劇社社員在這方麵都有著不錯的藝術造詣,完全可以將近幾屆已經畢業的原話劇社成員們邀請回來,和現在學校的話劇社社員一起,共同排演幾個大的劇目,這樣,也可以使單獨成為一天的話劇節劇目不顯單調,畢竟現在這屆的話劇社成員也不過20來人,撐起一台話劇專場晚會是比較困難,而且這個問題也不是請來人藝演員就能解決的。
葉梓聽了很感興趣,與現在的話劇社成員商量後,大家都非常興奮。他們很多都是當年剛入校後,在新生晚會時,就被話劇社的那些師哥師姐們精彩的演出所吸引才加入話劇社的。聽到能把老社員都邀請回來,想到要和那些當年關係非常好的前輩學長們一起演戲,都是抑製不住的興奮。
慕容風等人這才恍然,王義之看看大家,繼續道:“我知道大家現在工作了,都很忙,反正學校的同學們白天也要上課,我建議我們可以在晚上排練,現在離藝術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家覺得感不感興趣?”
慕容風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笑了。慕容風笑著道:“老社長都發話了,我們怎麼會不同意!當然感興趣了,好久沒有排練話劇了,還真是懷念當年一起熬夜排戲的場景啊!”。“是啊!是啊!”老社員們都紛紛感慨。畢業這些年,現在回想,大學時的那些往事,都是最美好的回憶。
接著,由葉梓向眾人介紹這次學校藝術節的情況和話劇社自身的劇目安排,看著葉梓落落大方的站在眾人麵前,侃侃而談。聽她悅耳清亮的聲音,看著她清秀陽光的臉龐,忽閃眨動的大眼睛。慕容風心中暗讚,這個紮著馬尾的女孩就像一首青春的詩,有著別樣的動人美麗。
慕容風不覺看看五大三粗的杜磊,心下納悶,這小子怎麼能有個這麼漂亮的表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