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風笑道:“所以說阿。那你詳細講講!”
周海濤的構想是這樣的:慕容風投入1億美元,周海濤也將自己多年積累的3000萬RMB投入進來。至於國外的募集資金,周海濤已經有了合適的對象,那就是他曾就讀的賓西法尼亞大學Wharton商學院強大的校友網絡中眾多的歐洲及美國家族理財室、保險基金、教育及慈善機構資金。周海濤建議,考慮到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和投資模式,可以將一期的資金規模控製在5億美元左右。
慕容風和周海濤一起研究了整個投資公司的資金及組織構架、投資方向及模式、雙方的分工等等內容,均覺得非常有希望。
周海濤興奮的道:“中國經濟正處於顯著快速增長期,尤其在現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中國穩定的市場環境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已經讓全世界的機構都非常迫切的希望能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分一杯羹。我估計這次我出去募集資金,肯定非常火爆。”他最近一直和國外的一些朋友和校友交流,很了解外麵那些機構的想法。
慕容風卻忽然有點擔心,問道:“Joe,我怎麼感覺好像在幫國外那些大財團分享咱們國家新興企業的財富,這樣不好吧?”
周海濤無奈的看著他笑道:“目前國內的IPO並不適合我們這種投資退出,大部分的退出模式是海外上市和並購。你覺得這是在瓜分誰的錢?”慕容風想起自己從華友退出時的情況,這才明白,笑道:“對了,我們也算是從美國股民手裏賺錢的!爽!”
周海濤笑道:“最關鍵的是能利用國外的資金,盡快的扶持起更多中國有發展潛力的中小新興企業!”
兩人相視撫掌大笑。
商議之後,慕容風為新成立的投資公司起名為“長安德同私人資本”,公司性質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Equity(簡稱“PE”),但也會涉及風險投資(VentureCapital,VC)業務,比如投資一些卓越的種子期和萌芽期的公司,尋煙最新章節。
公司的主要關注方向還是集中在信息技術、科技與傳媒、消費品及現代服務業等,而對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的投資比例大致為:種子期10萬美元–100萬美元、成長早期為100萬美元-1000萬美元、成長期1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
公司裏慕容風為創始兼執行合夥人,周海濤為執行合夥人,董事總經理。在周海濤的報酬方麵,慕容風依然承諾可以在自己投入的資金內按7:3的比例給於他分成。周海濤卻拒絕了這種分配方式。
他稱既然按新的方式成立公司,慕容風也會在其中付出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最初的大部分執行委托給周海濤的方式。這種分配方式對慕容風便不太公平。
周海濤笑稱就按投資比例來享受收益。不過,這種海外募集基金在將來投資回報中是有基金管理團隊的傭金和分成的,這一塊周海濤就卻之不恭的全要了。畢竟具體的執行還是以他為主。以慕容風的身家,自然也看不上那數百萬美元的年度傭金。這樣的收益雖然比直接從慕容風投資裏分成要少的多,但比起周海濤之前的年薪,卻又高出很多很多了。
更何況,周海濤轉換身份成為了一家勢必在業內赫赫有名的私募資本的合夥人,老板之一。身份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也非常滿意。
商議成熟後,兩人便分工,慕容風負責在國內注冊公司,辦理相關批文手續。周海濤則飛美國和歐洲去見各種機構,募集投資基金。
“唯有那些生產優良的產品或提供眾多消費者為之興奮的服務的企業,才能穩步發展成為偉大卓著的公司,同時創始者、管理層和普通員工才能由此獲得大的成就,投資者才能獲得應有的回報。成功都循此之道,別無捷徑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