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距離是指圖像中參與者與受眾之間的遠近親屬關係。根據取景框架大小可以分為親近距離、個人近距離、個人遠距離、社會遠距離、公共距離。不同距離體現了不同的社會關係,漫畫中參與者取景距離長短決定了他們與受眾之間的遠近親屬關係。
《看不見聽不到的愛情》漫畫中,大部分表達主人公喜怒哀樂的圖畫都是以臉部或頭部特寫為主,拉近了主人公和受眾之間的距離;而情節發展則以整個人占據整個圖片不到一半的圖畫為主,客觀敘述了漫畫故事情節的發展。
態度指受眾與圖像參與者對漫畫敘述內容參與程度,以及參與者與受眾之間所處的等級關係。態度通過視角體現,通常視角(正視、側視、仰視、俯視等)不同會給受眾帶米不同的心理感受,反映了受眾對參與者的態度。不同的視角往往對於漫畫所要表達的主旨,作者的思想、立場和態度有著深層含意。正視視角給受眾帶來的是感同身受、融入其中的感覺,或者平等對待的關係;側視視角表現出作為旁觀者的漠然與事不關己;俯視視角代表受眾處於強勢,仰視視角則代表了受眾處於弱勢,而平視表示觀看者和參與者相對平等的關係。
作品中絕大部分的漫畫圖片是正視視角,因此給受眾帶米的是對盲聾夫婦喜怒哀樂感同身受,讓讀者對他們的生活困難有充分的認識,同時也體現了受眾與主人公之間平等的關係。然而有關於男主人公(一名漫畫家)因為日以繼夜的畫漫畫而導致失明,而絕望的圖畫不約而同地采用了俯視視角,表明了此刻的主人公處於弱勢地位,引起受眾的憐憫之心。
視覺圖像與語言一樣能真實地再現現實世界,越是真實的情態越能表現圖像的現實主義。這部聾人題材漫畫,結合寫實的手法和誇張的表現方式,真實地再現了一對盲聾夫婦的故事,整個作品處於高中情態。
(三)構圖意義
構圖意義對應係統功能中的語篇功能,是指語篇成分的空間布局,是再現意義和互動意義的基石,主要由框架、信息值和突出情態三方麵構成。
信息值由圖像中元素位置所決定。一般而言,圖像上方元素為理想化的,而下方的元素真實、客觀。左方的為舊信息,右方的為新信息。中心位置是平衡點,這裏的元素被視為圖像的重心。突出情態通過位置、顏色、尺寸對比等實現。框架是圖像取景的結構。
《看不見聽不到的愛情》漫畫第一卷第一集有一組圖畫,左邊是女主人公側對著受眾在切菜做飯,右邊是男主人公坐在一個凳子上等候,中間的煤氣爐上正在燒開水。男主人公聽到了水燒開的聲音,然後起來摸索著米到女主人公背後,拍了一下女主人公的肩頭,女主人公嚇了一跳,隨後男主人公示意她水開了,兩個人嗬嗬的笑了起來。前三幅都是左右結構,左邊是專心致誌做飯的女主人公(聾啞),背對著煤氣灶,是舊信息。右邊男主人公(失明)從坐在板凳,到聽到水燒開的聲音,到起身去提醒女主人公,不斷提供給受眾新信息。中心位置的煤氣爐可以看作三幅圖的重心,起到了平衡男女主人公行為的作用,也有效的解釋了雙方的行為。另外一組漫畫,是快遞員送快遞,快遞包裹很重,女主人公簽收後,費力地把東西搬進屋裏。快遞員對男主人公在一幫站著的行為很不滿(快遞員並不知道男主人公失明了)。之後的三幅漫畫都是快遞員為背景分別是表達不滿的表情並“哼”的轉身而去、哐當的大力關門,關閉的門和“這個男的真夠混蛋的”的話語。而男主人公則占據了畫麵的前端,突出了他的被人冤枉而又無從解釋的表情。
通過聾人題材漫畫《看不見聽不到的愛情》進行多模態語篇分析,應用視覺語法理論分析了視覺符號在聾人題材漫畫語篇中的作用,為有效理解漫畫形象提供了新的途徑,讀者可以通過提高多模態識讀能力,更加充分欣賞漫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