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拉德·利奧德在他的作品《深入他人之心》中評論說:“當你認為別人的觀念、感覺與你自己的觀念和感覺同等重要,並向對方表示這一點時,你和別人的交談才會輕鬆愉快。在談話開始的時候,要盡量使對方提出這次談話的目的或方向。如果你是個聽者,你就要克製自己不要隨意說話。如果對方是聽者,你接受他的觀點,將會使他大受鼓舞,能夠與你開懷暢談,並接受你的觀念。”
卡耐基很多年來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閑暇時間離自己所居住的地方附近的一個公園裏散步和騎馬,這是他最喜歡的一種消遣方式。那時的卡耐基喜歡橡樹,就同古代的高盧傳教士一樣,隻要看到小樹苗和灌木被火災毀滅時,就會感到十分痛心。其實,火災並非那些粗心的吸煙者亂丟煙頭造成的,一般都是由那些組織來公園野炊的孩子因為在樹下做飯燒烤而引發的。這火常常燒得很可怕,不得不出動消防隊來滅火。
為了避免再出現火災的隱患,公園的管理者在公園的一個角落裏掛上了一塊布告牌,上麵寫著:“凡導致火災的肇事者,將處以罰款及拘禁。”隻可惜這塊牌子放在了人煙罕至的角落裏,很少有人看到這上麵的提醒。於是,這塊布告牌的作用並不明顯。其實公園還有一位騎馬的警察時常在公園中巡邏,不過他對工作總是不夠盡職盡責。正因為如此,火災時常發生,而且一旦發生就容易向四周蔓延。有一次,當卡耐基照例在公園裏散步的時候,發現公園有一處失火了,他急忙向那個巡邏的警察求救。卡耐基告訴那個警察公園裏的火勢正在迅速蔓延,必須立刻通知消防隊。警察聽完以後十分冷漠地回答說,這事兒跟他沒關係,那塊區域並非他的管轄區域。卡耐基看到警察的反應之後,很快就急了,隻得自己去報警讓消防隊過來滅火。從此以後,卡耐基隻要自己去公園騎馬,就會自行組織一個“單人委員會”,主要指責是保護公園的公共財產。
一開始,我很不喜歡那些在樹下燒烤野炊的孩子。因為他們這麼做很容易引起公園裏的火災。所以隻要有孩子在樹下起火的話,他就會很不高興。他急於做好事,卻事與願違。一開始他先是騎馬過去,警告那些孩子,告訴他們若是引起火災就會被拘禁。當時他們的口吻很是嚴肅,幾乎是用命令的方式讓他們把火滅掉。他們要是拒絕,我就威脅要把他們抓起來。當時,他全不理會孩子們的想法,隻是一味的發泄他自己的怒氣。
卡耐基先生的願望是好的,但結果如何呢?孩子們表麵上看起來聽從了,但是口服心不服。在卡耐基騎馬走了以後,他們又重新生火,原本是無意造成的火災,後來卻一心想把整個公園燒光。直到很多年以後,卡耐基先生對人際關係的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後,才明白自己從前極少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自己真的錯了。再在公園裏碰見燒烤的孩子,他不再用命令的口吻,而是靜靜地走到他們麵前,和藹地說:“孩子們,玩得高興嗎?你們在做什麼晚餐呢?我小時候也和你們一樣喜歡在生火自己做飯,直到現在還很喜歡。可是你們知道嗎,在公園裏生火是非常危險的。我知道你們做事情總非常小心,不過有些孩子就沒你們那麼小心。要是他們看到你們在這裏燒烤生火,他們來了興趣也點起火來,回家的時候還忘了撲滅的話,那公園就會因此燒起火來,公園裏的樹木就會燒毀了。要是我們不小心的話,公園裏的樹總有一天都會燒光了。那麼你們就會因此被拘禁多可怕啊!這話我不用多說了,希望不要打擾你們的興致。我喜歡看到你們如此快樂地生活,不過想讓你們把這邊上的枯樹葉撥得離火遠些,好不好?在你們離開以前,別忘了多用些泥土把火蓋滅,好不好?那樣的話大家都會沒有危險了,不是嗎?謝了,我的孩子們。祝你們快樂!”
卡耐基先生換了一種說法之後,取得了他所想象不到的效果,孩子們很迅速地就聽從了他的建議,不像從前那樣怨恨和反感。卡耐基先生沒有強製孩子們服從什麼,讓孩子們保住了麵子,同時還能接受他的建議。卡耐基先生變了一種方式和孩子溝通,先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再來處置這件事情,效果要有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