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挺累的。
聽到問話後存祥泛起了這樣的疲憊感。
……………………………………………………………………………………
記得小時候聽老師講過這麼一個故事:剛畢業的新聞係記者懷滿腔壯誌豪情與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告別了家鄉和親人,踏上了尋找新聞的漫長之路。某天,記者到一個山村裏采訪,路上遇到一放羊的小孩,便屁顛屁顛地追上去問話——
“小朋友,你在做什麼呀!”
放羊孩意識到自己遇見了一個傻.B兼二貨,但還是大發善心的回答了他的問題:“(小樣,自己沒眼睛看啊!)放羊!”
“放羊做什麼呀。”記者誘導到。
放羊孩聽到第二個問題,已經確定這人的智商有缺陷,不想多加理會他,所以簡單地回答道:“放羊賣錢。”
記者繼續引導道:“那,賣錢做什麼呀?”
放羊孩早已看透人生的真諦,回答說:“娶老婆啊。”
記者問:“娶老婆做什麼呀?”
放羊孩哪能不知道娶老婆做什麼,當然是丟到炕上……咳咳:“生孩子呀!”
記者:“那生孩子又做什麼呀?”
放羊孩:“放羊。”
然後記者成功把放羊孩的案例炒熱,並作為孩子成長教育的反麵教材,讓老師激勵學生好好學習,讓學生爭當擺脫貧困奔小康的急先鋒。
現在想來,人與放羊孩並無二致。
有朝一日如果記者用同樣的提法提問課堂上的學生,相信也會得到類似的情景——
問:你讀書為了呀?
答:高考。
問:高考之後幹什麼呀?
答:讀大學。
問:讀大學來做什麼呀?
答:找份好工作。
問:找到工作後幹什麼呀?
答:賺錢。
問:賺錢幹什麼呀?
答:娶老婆。
問:娶老婆了幹什麼呀?
答:生孩子。
問:生孩子又做什麼呀?
答:教他讀書。
這樣的問題放在哪行哪業都一樣,隻是被記者繞了一大個彎,貧窮的人、富有的人都過著類似的生活,為人類的延續而努力。貧窮的人可能以放羊為業,但不會那麼辛苦;富有的人可能生活在焦慮和辛苦中,但他們能得到極佳的享受。
兩種不同的人,卻在為同一件事而奔波。
……………………………………………………………………………………
——住在花田裏的確不用為吃穿發愁,名牌衣服在這裏也變得沒有意義,每天還能聽到動聽的鋼琴曲,當真是一個世外桃源。
但……
“累是累,可我的家人卻辛苦工作,經曆了一段艱辛才把我養大,作為他們的孩子,我必須要把這份累從他們身上接過來。”存祥說道。
“你是認真的嗎?”愛爾芙問。
“為什麼這樣問?”存祥覺得愛爾芙今天有點異樣。
“能把人從異界帶過來的魔法叫召喚魔法……”
“??”
“逆召喚魔法我已經完成了。”愛爾芙對存祥說出這個喜訊的時候,臉上匆匆閃過一絲寂寥。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