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蒂利亞帝國是一個以水軍強國的帝國,它的大部分地區都是臨近於水域,尤其是帝都基尼利亞,被世人們稱為海上城市。
它西麵臨海,整座城市建立在一片深水攤上,據說在修建之初這裏是一片礫石灘但是到了修建中途,出現了一次罕見的大漲潮,把原本的地基和建築全毀了,之後的幾十年再也沒出現過向那一次的漲潮現象,擱置了幾十年的工程再一次被提了起來,但是為了防止漲潮摧毀建築。那時候的政府下令:要把整座城市建在水上,工匠費思苦想了很久,最終把這座城市建成空中樓閣。
基尼利亞整座城市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建築群,下層全都是巨大的圓形柱子,整座城就像從水裏拔地而出的建築。下層的柱子高約為二百五十米,其中海水的水位是二百零五米,共有五萬三千四百八十九跟光滑的白晶石柱,這些石柱的外層全都被塗上了一層水火不侵的透明膠質,這是從矮人工業世界那裏買到的。
下層石柱支撐的是一個帝國的國都,可謂是沉重無比,基尼利亞的地麵厚度為五十六米,全都是高硬度的晶石混凝化質粘土構成,中間還有一個方體網狀的精鐵構造,把地板鑄造的堅固結實無比,上萬匹戰馬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在上麵馳騁,也不會發生一丁點的震動。
奧蒂利亞帝國地帝都,前後修建曆時長達百年,耗資更是巨大,而且在成為一個帝國的帝都之後,經曆了七百多年中的多代皇帝的大力修繕,建造,基尼利亞無疑是大陸上少有的雄城了。
絕佳的天然地理環境,西麵臨海,南部接壤著多瑪尼羅江,這樣的基尼利亞的水路就非常的發達了,通過水運,各地的來往商船無數,而且這座海上城市本來就是一個超級巨大的“海港”,又是帝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作為帝國最為發達的地方,這裏的商機是空前龐大的,因此又被人們稱為“海上明珠”!
如果把鳳凰要塞比喻成一座深沉而睿智的老人,那基尼利亞就是一座從滿生機活力的少女,它的魅力遠遠高於整座城的堅固程度!
基尼利亞裏麵有三十六條主要大道,一百零八條小道,這些道路就像這個城市的奇經八脈,時時刻刻影響著它的運作,皇城處於帝都的中心地帶,其實整個帝國可以為分五個區,第一大區就是總心地帶的皇城,之後就是劃分出來的四個角區,西北區最主要的建築就是光明聖殿,西南區就是魔法師協會所,東北地區是軍部,至於東南地帶是帝都貴族的幾種地。
都城的周圍建有百米高的城牆,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城門,這四個城門平時都是用來點綴帝都的,其實並沒有重兵把守,除了西、南兩座城門,其他兩個城門都可以通往陸地,因此帝國把守護帝都的陸戰軍隊放在了北門與東門,而且還在四個城門上鑄造了大型的邪能炮!
這些邪能炮是矮人的工藝作品,實力不亞於傳說中的魔導炮,有精鐵與魔核構成,魔核的能量消耗完了之後可以再換,這些大家夥可是為保護帝都出了不少力的。
遠遠看去,基尼利亞就像一座巨大方形的鐵通,把裏麵圍得嚴嚴密密,高高掛在城樓上印有泰利瑞達皇族標誌:一頭仰天嚎叫的雄獅頭的旗幟在海風的蕩漾下獵獵作響。
其實帝都的軍事力量,最為精銳的不再城裏,而是在城外遊弋的皇家護衛艦,這支艦隊共有十二支,每一支船艦上有五千士兵,其中大多以弩兵為主,而且這些船艦上也有微型的邪能炮,它們一天到晚不停地在帝都周圍的水域地區巡邏,保護著帝都的周全。
經曆了幾百年的運作,這個超級大都會現在已經有超過兩百萬常住人口,加上那些生意來往的商團,起碼達到三百萬左右的人口,相對於其他城市或者行省來說,這可是一個天文數字。
費雷德等人在今天的傍晚時分到達了基尼利亞的城外衛城阿米裏,他們這次並沒有走水路,而是坐馬車,從鳳凰要塞到達這裏前後曆時十多天,但是費雷德他卻是很樂意,要塞現在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離它遠一點就多一份保障!
至於來到奧蒂利亞求援,那隻是形式上的一次舉動,費雷德根本不抱有任何希望,哼!那是人的應景一個個放在鳳凰要塞上,怕是恨不得它馬上被野蠻人攻破,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向風暴王朝駐進大批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