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貧窮的三好少年(1 / 3)

炎炎夏日,熾烈的驕陽照射大地,將油油馬路上空的空氣曬得宛如海市蜃樓一般光線折射,就連知了的叫聲也被曬得焦躁起來。在日近太陽最毒辣的下午時刻,饒是時間已經越來越遠離下午三點,但溫度依然居高不下。

對於居住在HZ市江幹區老城區的老百姓們來說,這樣的炎炎夏日不知是幸事還是不幸。

老城區位於HZ市著名湖泊錢湖的西麵,國民經濟大發展時期的時候作為黨員高幹公務員的聚居地而聞名,三步一黨員,五家一幹部,吃公家飯,捧鐵飯碗,包分房包夥食,說的便是經濟大發展前的老城區內的居民生活。隨著大發展的進行,國內國營企業逐漸向私營企業過度,大學生包分配製度被取消,使得極大部分的國營企業大幅度削減規模,大學人才大量湧入私營企業,使得私營企業更是辦得大紅大紫,許多曾經被人們一度羨慕的老城區內的居民們開始失去過去那些握著鐵飯碗吃飯的心理優越感。

好在隨著經濟持續發展,老城區的生活又逐漸被那些先一步富起來的人們給看上眼了。本來老城區就是在著名錢湖邊上,風景宜人,當年為了照顧那些吃著鐵飯碗的黨員幹部,也是為了樹立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老城區的風景環境是花了心思打理的,這些年外頭發展迅速,H市的中心不再在老城區,但卻將老城區當作了曆史文化遺產來打理,一些有錢人也看中老城區的風景環境,開始在這裏投資。幾年下來,除了繁華和喧鬧比不上市中心那些地區,但在環境上卻是H市數得上的優美。

老城區的生活質量自然是比不上市中心的,但好在地理位置好,綠化也好,房子雖然舊了些,但卻不失為一個好住處。特別是炎熱的夏日,老城區的平均溫度給人感覺恐怕要比市中心那邊低上一到兩度左右,或許隻是有和沒有車水馬龍的心理錯覺,但綠樹成蔭的老城區的確算得上避暑勝地。

雖說老城區的氣溫的確要比市中心怡人,但那也隻是對於清晨或是晚間來說的,在太陽最毒辣的下午,市中心和老城區並沒有什麼區別。人們大多都待在家中享受著風扇或空調的服侍,那些為了生計不得不在外工作的人諸如小賣部的大嬸,小吃店的大叔,以及開各種店鋪的老板老板娘們,也多是躲在店鋪裏吹著風扇,扇著芭蕉扇,有氣無力的等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的顧客上門。

這時候,誰家的風扇要是馬力足些,說不得便會聚集幾個說話的,大家都是老街坊,聚在一起聊聊家長裏短,總好過一個人悶在店裏度過難熬的下午。

開小賣鋪的李嬸便是這類店鋪的老板娘,李嬸怕熱,空調舍不得買也舍不得開,好在家裏開的店鋪是那種不大不小的超市類小賣部,店門前幾顆樹枝茂密的大樹。李嬸買了一台空調扇,便是那種機子裏裝水,吹出來的冷風和空調風一般的風扇,比空調便宜許多,自然沒有空調那樣能讓滿室降溫的效果,不過耗電也小,放在店門口的大樹下,周圍兩三米溫度能下降好幾度。時間一到兩點多,附近幾家店的店主就靠了過來,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起來,誰店裏來了生意便過去招呼,完了再走回來繼續家長裏短的閑聊。

小賣部的李嬸、五金店的海叔以及社區衛生站的幾個護士大媽,今日的隊伍便是這幾人。正有的沒的聊著,店門正對著的馬路邊傳來一陣鈴聲,李嬸抬頭看去,臉上笑了起來,趕緊和來人打起招呼。

“小李來啦,快,趕緊過來吹吹冷風,瞧這大熱天的,熱得人心煩,你那個老板也不讓你晚些再出來跑,這要不是你成年了,我非告那老家夥虐待童工不可。”

被叫做小李的是一個年輕人,或許叫做少年更合適,少年其貌不揚,倒是一雙又大又有神的眼睛讓相貌增色不少,氣質稱得上文靜,臉上也有活力,一身深顏色的短袖T恤,下身是洗得有些發白的牛仔褲,一雙白色的帆布鞋,不新不舊的,但看得出洗得很仔細,用心打理過。眾人看過去的時候,少年正從滿是貨物的三輪車上下來,上身因為劇烈的運動和炎熱的空氣已經出了一身大汗,衣服幾處貼著皮膚,說實話,饒是李嬸老大不小的人了,也得暗讚一聲好身材,正是青春年少的時刻,平日裏活動量也大,這身材也就這麼練出來了,體態修長,一看便是個棒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