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夫人正為無子而苦惱,姐姐這番肺腑之言,巧妙地解開了自己心中的結。從此,華陽夫人就向安國君大吹枕邊風,諸如“質於趙國的子楚賢能無比”、“來往趙國的人無不稱譽子楚”之類的話灌滿了安國君的耳朵。不僅如此,華陽夫人還拿出受寵女子的涕泣絕招兒,對安國君說:“妾能充備後宮,深感榮幸,不幸沒生下兒子,願得子楚為子,立為繼承人,這樣一來,殿下百年之後,妾身也好有個依托。”在枕邊風和眼淚雨的軟磨硬泡之下,安國君答應了華陽夫人的請求,並與華陽夫人刻符為信,約定立子楚為合法繼承人。
接著,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子楚送去了大批錢財,並請呂不韋為師長扶助子楚。從此,子楚名聲日甚,譽滿諸侯。
呂不韋為子楚謀得王位繼承權後,立即返回邯鄲,向子楚通報,終日與子楚飲酒作樂,廣泛結交天下豪傑,為子楚蓄勢、造勢。
呂不韋廣交豪紳,從邯鄲女子中選取了一位能歌善舞、姿容美麗的姑娘同居。這位姑娘出身於邯鄲富豪之家,史稱趙姬。子楚到呂不韋家飲酒,對趙姬一見鍾情,當場就向呂不韋提出索取要求。呂不書正在為時局擔憂,因為,此時的秦趙關係已經惡化,雙方正在長平展開激戰,而且他剛剛知道趙姬已經有了身孕,見子楚如此無禮,頓時大惱。但他轉念一想,自己已經把全部家產押在了子楚身上,又何必為一個女子得罪子楚呢?再說,如果趙姬腹中是個男兒,或許能夠釣條大魚,於是就見風使舵,爽快地答應將趙姬送給子楚。趙姬隱瞞了自己有身孕的事實,轉而同子楚同居。
不久,長平之爭有了分曉,趙國大敗,40萬降卒被坑殺。秦軍挾勝利餘威,兵分兩路,一路攻占太原,一路攻占武安,試圖包圍邯鄲,喬滅趙國。趙王派蘇代前往秦國遊說秦相範雎,割地求和,這才暫時止住了秦軍的前進步伐。這是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的事。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趙姬生下一子,他就是嬴政,即後來的秦始皇。南於嬴政出生在趙都邯鄲,故以趙氏為姓,所以,又叫趙政。後來趙政歸秦,才從秦姓更為嬴政。趙姬生子以後,子楚將其立為夫人。
但是,秦趙兩國罷兵講和的時間並沒有維持太久,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正月,秦國大將王齒乞率軍20萬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企圖一舉奪取邯鄲,攻滅趙國。
趙國上下同仇敵愾,誓死守衛邯鄲。雖然邯鄲的守軍較少,但由於軍民一心,鬥誌昂揚,擊退了秦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戰鬥異常慘烈,趙國軍民義憤填膺,他們在頑強抵抗秦軍侵略的同時,紛紛要求趙王殺掉子楚,向侵略者示威,以此向秦軍表達趙國軍民絕不屈服的氣慨。
呂不韋聽到這一消息,趕緊與子楚商量,最後由呂不韋向防守的官吏行賄600金,說是要出城做生意,子楚趁機逃出邯鄲城,直奔圍城的秦軍,返回了秦國。子楚的夫人趙姬則帶著兒子趙政(即秦王政)同到娘家避難。
不久,晉、楚、魏等國出兵救趙,秦軍撤退,邯鄲之戰結束。
雖然趙王最終得知趙姬母子尚在趙國,躲在娘家,但是,此時的邯鄲城已解圍,而趙姬的父親又是趙國有名的富豪,在趙國有很深的社會背景,加上趙王認為邯鄲之圍已解,留著母子倆將來和秦國和談時還可以討價還價,於是,趙政得以存活下來。
就這樣,趙政在外公家一住就是3年。雖然他的物質生活條件很寬裕,但是他並不快樂,因為他與孩子們一起玩時,孩子們並不尊重他,都嘲笑他是“秦棄兒”,罵他是“雜種”,大家都不願跟他玩。
趙政不堪忍受他們的辱罵,經常跟他們打架。但是,他常常被人家打得鼻青臉腫。不過他回家後從不找大人哭鬧,第二天,他不顧家人的阻攔,照樣獨自出去找同年齡的孩子。
在趙政5歲那年,他離開了外公家,到邯鄲接受正規教育去了。
按照秦國宗室的規定,王室的公子到了5歲時就要接受基礎教育,包括詩、書、禮、樂、射、禦和劍法。到了12歲,開始接觸政經之術、兵法、刑名等學問,此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研讀天文、地理、諸子百家等較高深的學問。15歲後,開始接受專項教育,按照太子、嫡嗣子、庶出公子的等級,分別施以不同的教育。太子和嫡嗣子所接受的教育和相關的訓練非常嚴格,分別由太師教授他們帝王學;太傅督導其品德修養,負責其生活起居,教他們學習外交應對的儀節;太保則負責教授他們身體保健及安全防衛等方麵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