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高 秦長富 薛登全義務為民修表、理發、磨刀剪
社區人物走訪
作者:彭立昭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居民生活離不開的單元。社區也是個大客廳,家長裏短也精彩,體現著這座城市主人們的精神風貌。八角街道特鋼社區“金色親情服務隊”的老黨員、誌願者們,他們多年來任勞任怨,為民服務,從而贏得廣大居民的讚揚。社區的黨委書記和主任都如此感慨:“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呀。”
劉德高:兩年裏義務修表5000多塊
清晨八點,微風吹拂,鳥語花香,在特鋼社區為民服務大廳,來了十幾位找劉德高師傅修表的大爺大媽們。
“一大早我就從東城區趕來找劉師傅修表的。”“我從豐台來的……”“我是從宣武來的……”每月的15日,在石景山區特鋼社區開展義務修表日活動的現場,來此找劉德高師傅修表的居民還真不少。
劉德高師傅是北京特殊鋼廠的一名二級肢殘退休職工。他有一門過硬的修表手藝,退休後重拾這一手藝,兩年來已經義務為居民修表大約有5000多塊。由於他技術好、服務熱情,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小有名氣,像這樣老遠跨區慕名而來找劉師傅修表的人也逐年在增多。居民都愛稱他為“老劉”。
有位從東城來的74歲的劉文林老人高興地說:“我這塊表是老式的名表。拿到大的修表行光開蓋兒一次就要100來塊錢,拿到一般的小店又不放心。修表找老劉很放心。他人好,手藝我們都信得過!”劉德高師傅表示:“對人要誠信、厚道,老人掙點錢也不容易,我又不是做生意,找我修表收點兒成本費就行了。”
要知道,劉德高師傅也有吃過“敗仗”的體驗。“人家滿懷希望拿表來找我了,結果沒修好,對方雖然沒有責怪我,可我心裏別扭……”因此,劉師傅往往會懇請對方把表留下,自己再反複琢磨如何修理。為了把表修好,他曾多次跑到亨得利等表行向修表的老師傅求教。很多修表師傅得知老劉是義務幫大家修表後,便會將“秘訣”告訴他。為了解決修表時遇到的難題,老劉還去買書、查資料,沒少下功夫。
秦長富:40年義務理發達萬人次
有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秦長富是特殊鋼廠一名退休職工,從1970年學雷鋒為民服務至今有40多年了。40多年裏他義務為民理發達萬人次。
老黨員張積武介紹:“老秦義務理發是有求必應,不管退休前在工廠,還是退休後在社區。隻要有人找他理發,他從未拒絕過,特別是退休後在社區更是隨叫隨到,義務為普通百姓和老弱病殘理發。前幾年,特鋼社區有位老人患病半身不遂,臥床不起,理發問題可把老伴和子女急壞了。鄰居提醒病人家屬,試著去找‘活雷鋒’秦師傅來家理個發,如何?老秦接到病人家屬電話後,二話未說,便拿起理發工具到了老趙家。由於趙老患病嚴重,不能坐起來,老秦就跪或趴在床邊給趙老理發。平時理一個發不到10分鍾,可給趙老理發就得花20多分鍾,等理完發後,老秦已汗流滿麵。病人家屬對此十分感激。從那以後,老秦就定期上門為趙老理發了。除了結社區居民理發,從2005年6月起,老秦每月加日都去首鋼老幹部活動中心專門為老幹部們義務理發,讓大家非常感激。2006年,老秦因病住院了,在病房有位病友因患病嚴重,已經長時間未理發了,他看在眼裏記在心上。老秦等自己的病情略有好轉後,第一件惦記的事就是回家拿理發工具跑到病房給病友理發。在老秦出院那天,他發現還有兩位來自敬老院的病友頭發也長了,於是他就先給兩位來自敬老院的病友理發,等理完發,自己才去辦出院手續。兩位老人很是感激。如今老秦搬到昌平去住了,但每月的15日,他都會回社區參加‘金色親情服務隊’的義務理發活動。他真不愧是我們居民身邊的‘活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