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吳宇仔細研讀道德兩經是,他卻不知道在他身後不遠處,正有兩名身穿破爛鴛鴦戰襖的大漢正匍匐在地,是朝他這裏一步步爬來。
這兩名大漢生得是五大三粗,滿臉的絡腮胡子,給人凶狠殘忍的印象。
就在他二人離吳宇隻有二丈遠時,是猛然躍起,朝吳宇是直撲而來。
聽到身後的動靜,正在研讀道德經的吳宇是猛然一驚,他剛想回過頭看發生了什麼。
卻被人是猛地撲倒在地,緊接著吳宇的雙手就被人用繩子捆了起來。
“救……”吳宇的叫喊剛到一半,嘴裏就被人塞進了一團稻草。
“嗚嗚嗚……”吳宇驚恐的看著眼前的兩個大漢,眼中滿是驚懼之色。
“嘿嘿。大哥你看他怎麼樣?”一名身材略顯矮胖的大漢看著吳宇,對一旁的另一名大漢嘿嘿問道。
“不錯,應該可以。隻是這頭發似乎有點短啊。”另一名明顯是頭的大漢滿意的點了點頭,眼中也滿是喜色。
隻不過當他看到吳宇的頭發時,卻皺起了皺起頭。由於吳宇眼下隻有18歲,而且小時候因為營養不良,從而導致頭發比普通人短一些。
“不礙事,不礙事。建奴裏像這樣頭發短點的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隻要我們將他的頭砍下,並且將頭發剃掉。就沒人認得處他是漢人。”矮胖大漢奸笑道。
“嗯。你將他帶上。我們走。”為首大漢點了點頭。隨即不在看在地上還在不斷掙紮懂吳宇。仿佛吳宇已經是個死人一般。
“小子,你可不要怪我們。要怪就怪你命不好。出生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侯。你做了鬼,可不要找我。要找就去找那些建奴。”矮胖大漢來的吳宇身前,一把扛起吳宇架在自己肩上,冷漠道。
“嗚嗚嗚……”吳宇隻能是不斷發出嗚嗚之聲,腳是拚命亂踢著。
“我怎麼怎麼倒黴,怎麼碰上了這種敗類。不敢上陣殺敵也就算了,還竟然要殺良冒功。”吳宇心中是哀嚎不已。
對於明朝後期的士卒,吳宇還是知道一些的。他們普遍戰鬥力弱,士氣低下,物資匱乏,軍備廢弛。但這也就算了。
最讓後人不齒的是,這些人打戰不行,但殺良冒功可是一等一的好手。
明朝廷為了鼓舞士氣,立下了賞格,規定斬首一級賞銀五兩,後來道崇貞年間又增加到三十兩;將校也以獲級多寡論功行賞。於是官軍往往對手無寸鐵的平民濫施屠殺。
當時殺良冒功,殺降冒功的行為泛濫成災,幾乎成為軍中潛規則,這不但斷絕了少數民族歸一大明的可能性,也造成更加深刻的民族仇恨,為後來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少數民族各部落提供了必要的輿論基礎。
在這種前提下的軍功,即使剿清了關外所有的部落頭領,隻要明軍一撤退,仍然會不斷出現類似努爾哈赤之流的人帶頭反對明朝。將兵不用浴血殺敵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也導致了明軍將士鬥誌下降,其軍心動搖,毫無家國概念。
這不得不說是大明的一個悲哀,就是因為如此大明才在對後金的戰鬥上是一度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