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眾人心思(2 / 2)

郭嘉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也不是想荀彧那樣愚忠漢室的人。他是一個謀士,想在亂世中輔佐明主開創霸業的謀士。所以他一直在找一個人,一個擁有霸誌,霸氣,霸神,霸膽的人,一個和自己誌向相通的人,一個自己可以心甘情願,鞠躬盡瘁的人。

荀彧,荀攸明悟。他們不是不懂,不懂政治的重要性;也不是不明白,不明白燕風現在如此做的想法。隻是暫時沒有想到罷了。

世家高足,寒門子弟,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們因為出生時的政治環境不同,看待人的著眼點,方式,方法也就不同。

“那依奉孝的意思,他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文武全才的人?”荀攸,眼睛一亮問道。

不過,郭嘉搖搖頭,道“不知道,他是個文武全才的人倒不假,但是是否有政治頭腦,現在還不得而知?”

“哦”荀攸輕應了一聲,低著頭若有所思。

荀彧見狀,大驚,急聲道,“公達,奉孝,你們,難道你們……”

荀攸,郭嘉,見荀彧如此,會意,相視一笑,道“現在還早”

荀彧這才舒了一口氣。

其實大家都是明白人,董卓亂政,各地豪族擁兵自立,不聽號令,這是亂世開始的征兆。而他們又都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謀士,都想在亂世尋求明主,開創偉業。

而現在正是觀人尋主的時候。

三人也曾今相約共事一主。荀彧又對燕風抱有極大地成見,所以擔心荀攸,郭嘉會選著燕風,才會如此緊張。

現在……

將來……

嗬嗬……

~~~~~~~~~~~~~~~~~~~~~~~~~~~~~~~~~~~~~~~~~~~~~~~~~~~~~~~

公元189年11月5日,董卓借口關西戰事,派人調走河東軍,三萬大軍,歸牛輔節製。

公元189年11月7日,董卓……

公元189年11月8日,董卓借口荊州異動,調走河東軍三萬大軍,南下,駐守武關,歸李傕節製。

公元189年11月9日,董卓……

公元189年11月11日,董卓借口關東局勢不穩,調走三萬大軍,駐防河南地,歸郭汜節製。

……

這些調動,燕風不是不清楚,也不是預料不到,但他還是決定屈服,前來洛陽被封藏。並在臨走前,告訴張遼,一定保留那五萬,精挑細選的精銳之師,其他的就由著董卓。

相國府

“文優,燕風有何異動?”董卓說道,他現在很輕鬆,威脅自己地位,安全的隱患終於解除了。

“主公,燕將軍並沒有什麼不滿,最近要不是經常和他帶回來的一個都伯比比武,要不就是去軍營訓練一下‘陷陣營’”

“哦?”董卓輕訝了一聲,對燕風的表現很滿意,他也是在軍隊從底層爬上來的,很清楚軍權對於一個將軍的重要性。“那,我們是否繼續?”

“不可,主公召燕將軍回洛陽,燕將軍立刻趕了回來。主公借故消弱燕將軍大部分軍權,燕將軍也沒有表示反對。可見燕將軍是忠於主公的,所以既然已經解除了河東郡的威脅,就不能繼續在削弱了。否則會就真的會引起燕將軍對主公不滿,不願再為主公效力。”李儒急忙勸道,“並且現在河東郡的軍隊正好是主公帳下‘名號將軍’守衛一郡的數目,不可在削弱。如果主公仍然這樣做,就會引起其他非涼州軍團官員的猜疑,驚怕。對主公的大業不利啊。”

“要是燕風反了,那些調走的軍隊,是否會在追隨燕風反叛?倒時該怎麼辦?”

“恩”李儒點點頭,有思索了一會兒道,“主公不必擔心,燕將軍的士兵大多數是俘虜的山賊,本性貪財無義。我們可先將燕將軍留在洛陽一段時間,讓他和那些士兵疏遠。然後再高官厚祿的拉攏那些被調走的武官士兵,即可。”

“恩?”董卓眼前一亮,同意了這個計策,“好就按文優說的辦…哈哈,如此一來,我可高枕無憂了,哈哈…”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其實,這才是崛起遇到,最大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