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有情,
怎奈無緣,
命似飄萍靠無依。
她本有意,
怎奈無份,
春花秋月隨風逝。
悲兮!歎呼!
多情自古空餘恨。
她生於並州,卻賣身於洛陽世家。
她命運淒苦,卻是最令人敬佩的女子。
她是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卻甘願身飼雙狼。
她本可幸福,卻自願流下一段淒苦的言說。
她
便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閉月’貂蟬。
…
(‘沉魚’西施;‘落雁’昭君;‘閉月’貂蟬;‘羞花’玉環;)
……
深夜,
王允告退眾人,行至亭畔,忽然仰天悲歎垂淚,神情淒切之極。
這時,正好讓貂蟬聽到。於是…
“義父,何以憂傷?”貂蟬問道。
“我是在悲歎天下,可憐生靈啊”王允悲切的大聲歎道。
貂蟬見此,拜倒,道,“義父,女兒蒙義父恩養,訓習歌舞,優禮相待,雖粉死也難保萬一。女兒願為義父分憂,萬死不辭。”
“好!”王允見狀,撫手喝了聲好,道,“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是你不能救。逆臣董賊,倒行逆施,殘害百姓,今將篡逆,朝中文武,無計可施。然董卓有一心忌之人,姓燕名風,與董賊有恨。我觀其二人,皆是好色之人,今欲使連環計,先將你許嫁於燕風,後再獻於董賊。你於其中取事,諜間他二人,令燕風反叛,誅殺董賊。則社稷重扶,江山再立,都是你的功勞。不知你願意否?”
貂蟬聞言,心中一暗,眼中閃過一絲悲哀,道“女兒,願為義父分憂,報義父大恩。”說著拜倒在地。
“好!好!好!”王允連說三聲好。計成矣。剛才說話時,他還有些擔心,怕貂蟬不願意,行此計之人必須心甘情願,否則必不會成功。
何人沒有情,何人不惜身。
但卻沒有辦法,身在古代的女人,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苦楚。更何況是亂世呢?
…
於是,王允便開始忙碌起來。
這一日,
陽光燦爛,絲毫讓人感覺不到冬日的寒冷。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偶爾有三兩人,行色異常,卻不知為何。
燕府
燕風正在沉思。
法正?怎麼會是他?他不是應該在益州麼?怎麼會到了河東,還成了自己的屬官,真是意外啊。不過這樣也好,自己總算有一個肯為自己效力的謀士了。燕風有些欣喜的想著,卻想不到…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風郿人。東漢末年一流謀士,深受劉備信任,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善奇謀,被人稱為可比曹營郭嘉,程昱。
然而曆史上對他的人品評價卻不高。言法正睚眥必報,濫用職權。
不過,燕風不太在意。且不先說,月有圓缺,人無完人。就是他那公報私仇,燕風也覺得無可厚非。身處法正角度,先是投靠劉璋,不受重用,使其胸中才華無以發揮。而後又遭到蜀人排斥誹謗,步履維艱。換做燕風,想必也會公報私仇(典型的現代人想法)。
而自己,可以給他一個充分發揮自我才幹的平台,一展胸中抱負的平台。這就夠了,沒有冷遇,沒有欺壓,難道法正還會是原來的那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