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
“站住”
燕風正跟著小校往駐紮的校場而去,忽然聞得一聲急喝。連忙轉頭,卻見一位文官打扮的官吏向燕風一行人走來,頓時心中一緊。
而小校見的來人,趕忙上前拜道,“見過辛大人”
原來來人正是韓馥的手下的侍郎辛評。辛家現在是鄴城,也是冀州的大族。在魏郡一帶很有勢力。而辛評本人也是名士,很有才華。作為鄴城現在的最高長官,領鄴城太守,負責城中的所有政軍事件。
剛才正在例查的他,無意間瞥見了燕風,頓時就覺得此人不簡單。在想旁人訊問後,便覺得有蹊蹺。於是叫住了燕風一行人。
“見過辛大人”燕風雖然還不知道來人是否識破自己的身份,但還是躬身行禮道。
“你是何人?”辛評問道。
“他是這次運送糧草的主官。”不等燕風答話,站在辛評身旁的小校便搶先介紹道。
“是的,小的便是這次運送糧草的的小校。”燕風躬身道。
“哦?”辛評輕應了一聲,便開始打量起燕風,越看越覺得此人,氣質非凡,並非常人所有,肯定不會是一個運糧小校這麼簡單。而後有觀察燕風左右,一眼便看到了典韋,心中一驚,看著典韋道,“你是他的護衛?”
“是”典韋甕聲答道。
‘壞事’燕風心中咯噔一下,早知道就不應該帶著典韋,當然並不是全因為他的心中口快,而是典韋的氣勢體魄,著實不像一個小兵。
“哼,你究竟是何人?”辛評冷笑道。
怎麼辦?燕風臉色一變,動手?自己的大軍現在還在鄴城三十裏以外,要等到天黑後才會到達。自己憑借手中的三千士兵,是否能夠守住一門不失?這是一個很難判斷的問題,而且即使守住了,這三千將士會剩下多少?燕風實在不想自己的這三千河東精銳再損失慘重。
而典韋,廖化也緊握兵器,看向燕風,隨時準備動手。形勢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千鈞一發之刻,燕風靈機一動,衝著辛評一拜道,“先生果然慧眼如炬,在下有禮了,至於在下的身份,此處不宜泄露,還請先生見諒”
禮數周全,氣勢非凡,可能是世家子弟,辛評心道,拱手一禮,又道,“既如此,公子不妨往寒舍一行,如何?”
“這…”燕風猶豫了一下,道,“那在下就打擾了。”
於是,燕風交代了廖化一些事情,跟便隨著辛評去了辛家。一路上燕風絞盡腦汁在想著自己怎麼圓謊,對辛評的一些客套,也是盡量禮貌的回應著。
不多久,便到了辛家。一座頗有文雅之氣的府院。院中,雖然也有亭台樓閣,但是卻絲毫沒有富貴人家的那種奢靡之氣,反而有一種濃濃的書香之氣。
穿過走廊,燕風被奉成了貴賓一般,進了主廳。
待主賓落座後,燕風施了一禮,道,“在下姓秦名風,字子俊,祖籍幽州,因避禍亂,暫居於陳留,不日前在張太守的手下謀得一職,準備為國效力,此次特被張大人派來運送糧草。”
“原來是秦公子。在下辛評,字仲治。”辛評淡淡的回禮道。
燕風知道,如此說肯定打消不了他的猜疑,於是又說道,“家父身前與蔡邕先生相交甚厚。此次前來本想投奔,不料洛陽已生大變。所以…”說完,燕風便談起搖搖頭,一臉的無奈。
“哦?公子原來是蔡邕先生故友之子,在下剛才失禮了。”辛評聞言,立即起身施禮道,“還請公子莫怪。”
蔡邕是當代大儒,擅於書法,博學多才,通曉經史、天文、音律,擅長辭賦,天下聞名,其故交之輩定然也是學識淵博之人,所以辛評才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