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南北的烽煙(六)(2 / 3)

燕風怒罷,見華雄露出疑惑之色,便頹然坐下,歎然道,“董卓雖不信任與我,我也早有離去之心,但其對我有知遇之恩,我燕風又豈是忘恩負義之輩,”

隨即又怒道,“然而,其作為實在難容於天下。數十萬無辜冤魂,慘死洛陽。天下震怒,此乃國賊之作為,即使千百年後也必遭世人唾棄。遺臭萬年。子勇兄,我燕風大好男兒,豈能再為其效命?天理不容啊!!”言罷,燕風竟然痛哭流涕,似在為數十萬洛陽百姓悲切,也或則為自己的無奈所戚然…

華雄聞言,露出愧疚之色,洛陽大火也有其一份‘功勞’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殺戮。但是也是執行者之一。

“哎…”燕風止住悲切,歎息一聲,昂頭道,“來,我們在飲此杯,明日,明日,如果子勇兄仍然覺得董卓是可侍之主,燕某定會送子勇兄出城。”

“燕將軍此話何意?”華雄問道。

“董卓雖惡,但仍是一方豪強,且對子勇有知遇之恩,我不忍殺兄,隻能如此,但斷然隻有這一次。”燕風道,旋即又悲歎道,“哎…可笑,董卓如今已經不是從前的董卓了,即使子勇兄回去,恐怕日後也難以再建功立業,馳騁沙場了。而且還要背上國之惡賊的罪名,被天下人唾棄,禍及子孫啊。”

國賊之名,禍及子孫,讓華雄麵色一變。心中也是自然知道,董卓現在已經變了,沒有了武將應該擁有的,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個隻會享樂的貴族老爺。目露淒苦的複雜之色。

燕風見時機差不多了,便開始招攬,於是說道,“七日,隻需七日。七日之內,我燕風必然會大破董卓。如果子勇兄願意再在我府中逗留的話。”

“七日之內?”

“對,七日之內,如若不敗子勇兄自當離去,並且我還將手中的數千西涼騎兵俘虜一同放回。”

“燕將軍,此話當真?”華雄謔這一下,站起來,睜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問道。

“一言九鼎。決不食言。”燕風字字句句的說道。

“如若戰敗董相國,我該如何?”

“哼哼,董卓此敗,將再無翻身之機,子勇兄難道還要會去,為他殉葬嗎?”燕風不屑道。

“這…”招攬之意,華雄豈會不知,一時間難以抉擇,神色複雜之極。

……

與此同時,

陳留,郡守府。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廳中,張邈,曹操,曹洪,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神秘文士,解列席其中。似乎是要有大事發生。

宴至半酣

陳留太守張邈起身向親信打了個眼色,隨即將手中酒樽敬向曹操,滿麵紅光的說道,“孟德世之英雄,刺董卓,發盟軍,降燕風,我遠遠不及。現今,天下將亂,諸侯並起。陳留地處中原腹地,四戰之地,我之才能不足以保一郡世家百姓。今請孟德前來,特意將這陳留一郡托付於孟德。希望孟德不要推辭。”說完將親信遞過來的漆紅木盒打開,送至曹操麵前,赫然陳留郡的郡守印信。

曹操見此心中大喜,麵色卻佯裝大驚失色,連道‘不敢’。

“孟德,莫要推辭!”張邈決然道。仿佛這不是郡守印信,而是一顆燙手的山芋一般,急急的想要將它甩給曹操。

其實,這也是他心中的無奈之舉,試問,誰願意將自己的前程仕途拱手讓與他人?深深的不甘。深深的無奈。要怪就怪,當初不應該欣賞曹操,將他挽留在陳留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