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組合策略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
應急與社會管理
作者:車麗麗
摘要:推拉理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是人口學上尤其是研究人口流動的成因方麵的最重要的宏觀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人口流動由“推”與“拉”兩種力量共同作用決定,“推”通常表現為消極或負麵的因素,這些因素促使移民離開居住地,而“拉”通常表現為正麵或積極的因素,這些因素吸引移民遷入新的居住地。現今該理論在供應鏈、營銷、信息獲取與傳播技術等各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將推拉理論應用到了企業績效管理,通過對企業績效管理中“推”、“拉”因素進行分析,從績效管理的三大層麵和績效管理在組織中生命周期兩個角度探討了推拉組合策略的在績效管理中應用,希望從源頭上探討績效管理的本質及實踐操作,另企業中的績效管理落地生花。
關鍵詞:推拉理論推拉組合策略績效管理人力資源
一、理論的起源及應用
推拉理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是人口學上尤其是研究人口流動的成因方麵的最重要的宏觀理論。首先提出這一理論的是巴格內(D.J.Bagne)。他認為,人口流動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條件,人民作出遷移的決定,主要是由於外力所致,而外在力量可以分為“推”與“拉”兩個方麵。“推”的原因是指促使人民離開原居住地的原因,通常為消極的、負麵的因素,這些因素促使移民離開居住地,比如經濟環境差、政治環境動蕩、出現大規模瘟疫等。而“拉”的因素則一般為正麵的積極因素,這些因素吸引懷著改善生活願望的移民遷入新的居住地,例如就業機會優厚,生活環境良好、社會保障充足等。因此流入地的那些有利於改善生活條件的因素就成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條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動就由這兩股力量前拉後推所決定。
目前,推拉理論在各領域得到了延伸和應用,比如供應鏈、營銷、信息獲取與傳播技術等各領域。比如供應鏈管理中,按照供應鏈的驅動方式來劃分,將供應鏈劃分為推動式供應鏈和拉動式供應鏈。推動式供應鏈是以製造商為核心企業,根據產品的生產和庫存情況,有計劃地組織生產並把商品推銷給客戶;而拉動式供應鏈是以客戶為中心,根據客戶需求的變化發組織生產。營銷管理尤其是促銷管理中,推拉策略有重要的應用。“推動”策略亦稱高壓策略,其強調的重點是分銷渠道上各環節人員推銷的推銷活動,重點在於人員促銷與貿易促銷。銷售人員介紹產品的各種特性與利益,促成潛在客戶的購買決策。“拉引”策略也稱吸引策略,一般是通過使用密集型的廣告宣傳、銷售促進等活動,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激發購買動機,進而增加中間商的壓力,促使零售商向批發商、批發商向製造商進貨,最終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在信息的獲取與傳送領域,從信源與用戶的關係來看,可分為兩種模式,即信息拉取模式與信息推送模式。信息推送技術是指有目的性地將用戶感興趣的信息主動發送給用戶的信息接收端,減少用於網絡上搜索的時間幫助用戶高效率地發掘有價值的信息。信息拉取技術指用戶有目的地在網絡上主動查詢信息,從瀏覽器給Web發出請求,由Web獲取所需信息。其中我們所了解的搜索引擎是網絡信息拉取(查詢)的有效輔助工具。
簡而言之,“推”是一種“推動”策略,是發揮企業的能動性,通過企業的積極性為激發和創造需求;“拉”是一種“吸引”策略,是強調客戶的能動性,企業的行為必須符合客戶的需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