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即使這樣,我的企業規模小,想做細分品類的世界第一和中國第一也不現實。那麼也沒有關係:很多東西都可以用,很多策略都可以用,都可以成為我們造勢的工具。汶川大地震中受世人關注的“豬堅強”廢墟裏存活36天,這就是可以造勢的工具。我相信這個豬堅強未必就是泔水豬,它很可能吃飼料,那麼,它是吃哪一家企業的飼料呢?應該挖掘一下。一頭豬在廢墟之中堅強地存活36天,不健康能夠做到嗎?為什麼很健康?和飼料有沒有關係?豬堅強養殖過程中有沒有一直使用某個品牌的保健添加劑?很可惜,我覺得畜牧業做策劃的人太少,對事件的敏感度也不夠,這麼好的一個“豬堅強”題材,被白白的浪費掉了。要是在保健品行業、醫藥行業、白酒行業,這麼好的題材,早就變成“生產力”了。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至今仍然對此十分佩服。但是,在如今的市場經濟時代,能否再加上一句:“成功的‘造勢’-策劃,也是一種生產力”?
其實,花更少的錢也一樣可以造勢,也能造出頂級之勢。世界最大是頂級,當然,世界最小、中國最小也是頂級,看你如何地去策劃了。做最大的需要很多投入,做最小的未必就需要。前麵的、“雙胞胎”、案例,把單顆粒形狀的乳豬料變成雙顆粒形狀,開創了中國第一的先河,這也是頂級。一個模具能要多少錢?但是帶來的效益確是遠遠超出投入的。
(9)造個人之勢。
個人之勢怎麼造?前麵我們提過,你是哪個導師的學生?你讀的是哪家名校的專業?你是什麼協會、什麼專家委員會的成員?你服務過哪些著名企業?許多人的簡曆上寫著曾服務於:羅氏、普瑞納、正大,這些經曆和光環都可以成為造勢的資本。在這些知名企業服務過的就一定是精英嗎?當然,在這些企業會受較良好的教育訓練,耳濡目染的學到一些東西,但也不是絕對的。我們前麵說過,可口可樂是世界500強的企業、馳譽全球,你說你在可口可樂做過業務員能代表什麼?賣可口可樂的業務員基本工資幾百元,在校大學生都可以做,因為你賣的是國際一流的品牌,這個品牌美譽度很高,你隻要把這個信息送達到對方、把貨送到就可以,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能力。
當然,我們在這裏是教大家如何造勢。某人並不知名,但是去參加了一次中國XX學家大會,找一些名人照了很多照片,回來放在網站上宣傳,馬上就不一樣了。為什麼我能參加中國XX學家大會?為什麼我認識這麼多名人?我啥也沒說,隻是把照片和資料展示出去,你怎麼理解那是你的事情,這也是造勢。
當然,我說這些是希望能幫助你加速你的事業,不是要你隻知道投機取巧。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還有什麼東西可以作為我們造勢的工具?15年前的手機。那時候叫大哥大,一台大哥大1萬多元,一般人不舍得買,你買了,就代表實力,這也是造勢。現在不行了,買大哥大不行,賣飼料的老板要有高檔汽車,開悍馬、寶馬、奔馳、至少也要有個奧迪A6,開到經銷商那裏就代表實力,哪怕你的企業設備、資金投入都不多,很多老板都精於此道,當然,有時候也是個無奈之舉。
這中間還有個故事:曾經有個經銷商準備經銷某品牌的飼料。但是還是對那家企業的實力不放心,於是就谘詢我那家企業的情況。我說:“不錯啊,產品不錯,廠子還可以。”你猜經銷商怎麼說?“那他們總經理怎麼開著一個‘嘉年華’?”我頓時無言以對了。就是啊,你的廠子既然有實力,怎麼還開著一台價值才幾萬元的“嘉年華”?當世界已經養成一種根據行頭看實力的慣性思維的時候,豪華的行頭成為實力的代名詞,你就不得不跟隨、不得不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