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就不轉眼珠地看著,仿佛是自己的命根子。
高興之餘,也感覺遺憾,大家都朝大城市湧,理工大學的分數,比往年高了三十分。一股熱浪,改變了成業的去向,可並未改變命運,離開農村,到城裏去工作,這就足夠了。
全家人仍沉進在喜悅當中,必竟還是一個飛躍,上了大學,就能上班了,脫離這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全村的第一個大學生,屯裏人不知道大學是怎麼上的,更不知道大學畢業,能上個什麼樣的班呢。
成業再去挑水的時候,就有人問:“我家孩子不願意學習,怎麼辦”。
成業就告訴他,“現在差點沒關係,隻要高二高三一努力,都會追上的。咱們這孩子並不差,是學習環境太差了,一努力就會追上的”。
聽者將信將疑,成功已經忘記了,成業為什麼兩年失敗了。他們的孩子如果和成業一樣,該怎麼辦。
領到了通知書,爸爸就領著成功到姑姑叔叔姨娘舅舅家裏走一圈,各家都要從棉被夾層裏拿錢,爸爸說不用拿錢,跟著高興就成了。喜錢也沒要,還搭了幾袋水果幾個罐頭。
可爸爸感覺特有麵子,願意走就走吧,就半天的事。
然後又爺倆一起去了趟祖墳,人家都說這祖墳的位置好,在一個低山的南半坡,幾個大墳有前有後地排列著。山下,是一條小河,由西向東流過,對麵,是兩座高山,分立在東西兩側,兩個山半坡中間形成一道v字形缺口,儼然是一個門戶。
成功還是第一次上墳。
“這是你太爺的墳”這墳在最北麵,也是最大的一個。爸爸以前常說,咱祖上也是有文化的人。
成功也看見過,太爺有清朝民生部大臣孫其昌簽發的,相當於今天的醫生執業資格證書。這可以說明祖上有非農戶口。
往南的墳,是二爺的。也就是爺爺的二哥的。據說曾是gm黨軍官,且官位不小。
在戰敗逃跑的時候,要帶著他走,可他說舍不下家中要生產的妻子,執意回家,被半路槍殺。據說長相相當可以,想來也算得上有成就的人,隻不過是英年早逝。
與二爺並排西側的是爺爺和奶奶的墳墓,兩人合葬的當然個頭也不小。爺爺是當時家裏最不成才的一個了,到了三十五歲,方才娶了奶奶,生下一幫兒女,在農村生活,也是受累挨餓,趕上那兵荒馬亂的年代,壽祿都不長。
成功和爸爸各執一把鐮刀,將墳上的青草清理幹淨,並在向口處燒了幾捆紙錢。
“爺爺奶奶,你們來取錢了,給你們報個喜,咱家出大學生了,成功今年考上大學了,來給你們送點喜錢,你們也高興高興”爸爸在太爺的墳前禱告一番。
又如此這般地在爺爺奶奶墳前地說了一遍。
自己先在各個墳前磕了三個頭,成功也照著樣子磕頭。
這或許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從此,這個家庭就不同了。討論的事,不再以哪塊地擴大了,哪塊地產糧食多,等為主,而是這個學期,哪個孩子學習得了第幾名,誰進步了,誰後退了。學校裏發生了什麼大事小情,誰的同學學習最好。
原來想也不敢想的事,現在都變了。雖然父母還是在農村種地,孩子放假還是幫忙,可感覺這些勞累都是暫時的,自己將來不會一直幹這些,不會一直苦,一直累的。
爸爸媽媽也感覺有盼頭了,會有一天,也脫離農村,去過城裏的生活。
母親不知哪天聽誰說,“孩子要是在農村,會在你身邊,要是考上學了,就在城裏了,不回來了”。媽媽就坐不住了,突然失落起來。
孩子就安慰她,“怎麼會呢,到時你和爸都一起搬城裏住,或者你在家我們也會常回來呀,上學都能回來,上班也有假期,一樣的”。
老媽就得到了安慰,爸爸說,“隻要兒女到了好處,回不回來都其次的,老來回折騰啥”。
下一步,全家人脫離農村,似乎隻是個時間問題,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的。具體脫離農村到城裏做什麼,全家人都不清楚,隻是朦朧地想,是做辦公室吧。總之不會比種地更苦更累,而且,讓人瞧得起,這是主要的,農村人最不好的一點就是,走到哪都不著人得意,即使你種地多打糧多賣錢多,你還是一個“土包子”,不但城裏人這麼說,農村人自己也這麼想,天天來回地倒騰那幾壟土,可不是土包子嗎,而且沒有見識,舍不得花錢。
趙成功是個家裏打頭陣的,後麵的哥兄弟,自然會跟著,向前,向前,在父母的鼓勵支持下,向前,向前。
:各位讀者,此卷到此結束,若關心成功一家人接下來的情況,請到中卷。
趙氏兄弟032:
108小說wwW。BOOK108.COM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