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知道再問,也問不出來什麼,關鍵,成業自己都不知道,結果是什麼,隻有一個字,那就是“等”。
期間也沒別的活動,兩個字,“鏟地”
讀者說了,你這話一點不幽默。
我沒想幽默,我是想表現痛苦。其實,也算不上痛苦。
比如,你老婆要生產了,等著孩子出生,痛苦嗎。
比如,你投標了一個項目,等著開標,痛苦嗎。
比如,你在競聘者名單當中,等著公示結果,痛苦嗎。
比如,你在醫院做了一個切片,等著培養結果,痛苦嗎。
就是等,各種猜,各種鬧心,各種假設。
真到了雲開霧散的時候,結果或是喜,或是悲。
這是這樣一個個人生中的點,構成了每個人的一條線,一條彎彎曲曲的波浪線。這條線記錄了你人生的軌跡,還將向前延伸,至於將伸到哪,你似乎看得見,又似乎不很準確。
這軌跡,就是你的人生之路,你的一生,即不會停在起點,也不會停在終點,人生是一個過程,是在起點和終點之間的那一段。
所以,本小說題名“一生在路上”。
你不必對這一個個點太過重視,但也不要不重視。如此而已。
十多天的等待,趙成業回家就吃,吃過就睡。或許是學習太累了,需要休整,或許是農活也不輕鬆,或許是不想被家人翻過來調過去的盤問。
還沒到發布成績的日子,成業就坐上大客,奔臨江縣去了。他不愁找住的地方,現在城裏到處能找到同學,讀了這麼多年,成業又願意與人結交,找個人家呆著,是不費腦筋的事。
一出成績,成業就和同學到了學校,老師正往黑板上抄成績。
四百四十六分,一年複習,提高了十多分。
成業就感覺,腦袋又是一片空白,每年看見自己的成績,都是這感覺,這是自己的成績嗎,自己學習三年,隻高三就三年了,真想找個角落,抽自己。不,抽自己的腦袋,為什麼這麼不爭氣。
怎麼向家人交待,怎麼麵對屯裏人的質疑的目光,如何去麵對老師和同學。
命運呀,難道你折磨的我還不夠嗎,你告訴我,我還有多少的彎路要走。
再複習,我可是油盡燈枯了,實在複習不下去了,聽到複習,我都要吐了。
“你聯大的分夠了”同學興奮地說。
“敢情你考得好了”成業心裏想。
“你多了六分呢”同學拍著他的肩膀,成業才回過神來。
“對呀,我怎麼把這事忘記了呢”成業轉憂為喜,雖然這去處不算好,但總比去複習好哇,複習就感覺如上刑一般了。
同學就陪著成業一起,去聯大的分校處問詢情況。得到的答複是,分數沒有變,能錄取。
成業就興奮到極點,多少年了,都沒給家裏這樣的好消息。
告別同學,搭上中午往家返的客車,他要盡快把這事告訴家人,家人還在等他的消息,家人太需要他的好消息了。
在車上,情緒卻又有些低落,畢竟不是正規的大學。將來會有出路嗎,學校可說的是推薦工作。推薦力度有多大,推薦給什麼樣的單位,不會是個體戶吧。
屯裏人會相信自己考上大學嗎,雖然說他們什麼都不知道,可是也或許能猜出什麼。
不管了,什麼都不管了,二年,二年製的學習,讀完再說,挺起胸,抬起頭,我也要走入下一個階段了。
家裏,一家人還在地裏,每一壟地鏟到地頭,都要湊在一起,互相安慰的眼光,商量著怎麼辦,其實什麼都不知道,能商量出個什麼,可這並不影響在假設前提下的商量積極性。
看著成業去了有兩天了,還沒回來,就有些擔心。
“沒事,哥去的早了,他在那等著呢,不發表成績,不可能回來”成功安慰媽媽。
媽媽每到夏天,就曬得油黑,加上心事重重,更顯得一臉的倦容。
“你大哥要是考不好的話,不會不回來了吧”媽媽怕成業見了成績,離家出走。
“不會的,要是那樣,他也太不相信家人了”成功不相信大哥會那麼做,他不會離家出走,更不會想不開。
壓力是有的,可是也不是什麼丟人陷眼的事,該努力的都努力了,天不遂人願,又有什麼辦法。
還好,新聞說成績發布後的第二天,那一班大客上,成業下車了。媽媽已經管不住自己,在站樁附近的玉米地裏,瞄著成業了。看見成業回來,她一顆心就放下了,“什麼結果都不重要,隻要我孩子還活著”。
媽媽跟著成業往家走,並不太明白成業說的介於考上和沒考上之間的這種情況是個什麼意思,但能知道的是,有一個出路,雖然這條路,並不是千軍萬馬擠的那條獨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