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動態血糖監測係統(CGMS)與胰島素泵(CSⅡ)聯合應用對脆性糖尿病血糖控製的效果。方法 將15例應用“雙C”治療的脆性糖尿病患者與每天多次胰島素注射(MDI)對照兩周後進行血糖及低血糖發生率等的比較。結果與MDI相比“雙C”治療組血糖控製平穩,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發生率明顯降低(P
[關鍵詞] 脆性糖尿病; 動態血糖監測係統; 胰島素泵; 血糖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37-02
脆性糖尿病多見於1型糖尿病及某些胰島功能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血糖忽高忽低、低血糖與酮症反複交替等特點。“脆性糖尿病”主要依靠胰島素強化治療,而將動態血糖監測係統(CGMS)和胰島素泵(CSⅡ)結合起來的“雙C”療法,是目前較好的強化治療手段。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采用CGMS和CSⅡ治療(“雙C”治療)15例脆性糖尿病患者,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住院的脆性糖尿病患者30例(符合Gill在《Unstable and Brittle Diabetes》中提出的脆性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雙“C”治療組和每天多次胰島素注射(MDI)組,每組15例,排除嚴重感染、嚴重肝腎疾病、心功能不全及有糖尿病急性並發症者。所選30例患者中,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25~76歲,病程1~25年,所選30例患者曾應用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或者預混胰島素控製血糖,血糖控製較差,且波動明顯。兩組年齡、性別、BMI入院時空腹和餐後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雙C”治療組:所入選15例患者入院後均應用胰島素泵(美敦力泵)進行治療(諾和銳),其中胰島素總量的50%以基礎方式輸入,另50%以餐前劑量方式輸入,同時對上述患者采用Medtronic Minimed動態血糖監測係統(CGMS)連續3d進行血糖監測,每6h監測手指血糖1次,每天2~3次做出血糖曲線及分析圖,依結果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和進行其他精細化處理。同時設置低血糖界限為血糖≤3.9mmol/L。諾和銳治療組:所入選15例患者入院後均應用諾和銳+諾和靈N一天4次皮下注射治療,同時用拜耳公司生產的血糖儀規律監測手指末梢血糖,一天最少測7~8次血糖(三餐前、三餐後2h、睡前、淩晨3:00),如出現低血糖反應則隨時檢測。根據手指血糖結果調整胰島素用量。所有患者試驗前均進行規範的糖尿病宣教等相關知識教育,試驗期間要求患者固定時間進餐,且由專人注射胰島素和調節胰島素泵,動態血糖監測的3天期間即時輸入如飲食、運動及低血糖反應等大事件。所有試驗患者兩周後進行治療前後空腹血糖、餐後2h血糖及低血糖-尤其是無症性低血糖(HUN)等情況的分析和評估。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χ±s)表示,組間的比較采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治療前後采用配對t檢驗。
2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