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擴大產品組合策略。就是開拓產品組合的廣度,增強產品組合的深度。開拓產品組合廣度是指增加產品線的條數,擴展產品的經營範圍;加強產品組合深度是指在原有產品線內再增加新產品。
這種組合方式,能夠滿足不同有不同愛好的消費者的多種需求,有利於擴大市場占有率。有利於增加企業規模,完善產品線,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降低風險,減少企業的損失。
(2)減少產品組合策略。也就是削減產品線或產品項目,主要是削減那些獲利小的產品,集中力量經營獲利大的產品或為開發新產品線提供足夠人力、物力。通過削減產品線,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資金流動,有利於企業向市場的縱深發展。
(3)高檔產品策略。也就是將原有產品線的檔次提高,提高產品價格,將其塑造成高端產品銷售。采取高檔產品策略容易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有利於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地位。當然,進軍高端不容易打開銷路,所以,如果原來是做低端傳品的,那麼,就要有承擔風險的準備。
(4)低檔產品策略。就是在原有產品線中增加低檔次、低價格的產品項目。實行這一產品策略,可以借助原來的高端產品聲望,吸引消費水平較低的顧客慕名購買低價產品。還有助於補充市場空缺,形成產品係列。增加銷售總額,擴大市場占有率。
當然,如果實行低檔產品策略,如果沒有保證物美價廉,容易影響原來產品形象。
以上幾種組合方式也不能代表全部組合方式,產品組合方式各種各樣,到底什麼樣的產品組合策略更適合自己的,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競爭形勢來決定,並且隨著市場環境、競爭情況和自身條件的變化,要隨時準備調整產品組合。
企業應該根據市場環境和資源條件變動的前景,適時增加該開發的新產品,淘汰該退出的衰退產品,保證企業始終保持住最大利潤的產品組合。這樣的調整才是最優的產品組合調整。可見,及時調整產品組合是保持產品組合動態平衡的條件。動態平衡的產品組合也稱最佳產品組合調整。
讓產品的包裝更具吸引力
【科特勒如是說】
現在,競爭日益激烈,零售商貨架上擺放的商品也越發擁擠,麵對如此局麵,產品包裝必須也要承擔起銷售責任——引起人們注意。然後再描述產品,再到促成銷售。
——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酒吧的啤酒瓶容量小是為了滿足人們拿瓶喝的心理,三精“藍瓶的”補鈣藥,可口可樂的瓶子腰細身高顯得多,五糧液酒瓶的三重防偽技術增加消費者的防偽信心……從顏色、大小、容量到材質、工藝等等,產品包裝的巧妙細節反映出細微的消費心理奧妙。包裝作為一個品牌的外在表現,體現了企業希望自己的品牌給消費者的感覺。它所產生的差異以及由此而表現出的“品牌特征”,會吸引目標消費者的關注。
茶葉的包裝,西方人隻是將茶作為一種單純飲料來理解,而東方人則為茶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底蘊,從而形成了東方特有的“茶文化”,自然東西方的茶葉包裝的風格上也就不同。比如,雲貢普洱茶設計采用紅木與布紋紙為材料,運用木雕的手法表現古色古香,從視覺上突出了茶的品質,古典的傳統紋及書法字在布紋上的體現,紅木盒以雲紋裝飾,造型簡潔而不失和諧,古樸而又精致。
又如酒類包裝,西方人對酒的理解趨向於權力的象征,賦予它高貴、奢華的形象,包裝也多采用華麗的造型和色彩,即使平民化的啤酒,在酒包裝設計風格中也能看出追求強悍力量的一麵。而東方人對酒則趨向精神性,賦予它更多的感情色彩。古人常有對酒吟詩一說,或把酒用在親友團聚或分離時飲用,更多的是借酒抒發情感,因此包裝也多為精神化的一麵,總體上清新雅致,引人聯想和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