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企業估計需求要注意“反常”現象,在用需求規律分析消費者需求及變化時,發現有這樣的例外,即在一定條件下,商品的價格上漲,消費者的需求量反而增加,價格下跌,消費者的需求量反而減少。比如,人們通常認為,消費者享用的商品檔次的高低反映著消費者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高低。高檔商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個人經濟地位和社會聲望的象征。正是由於這種心理因素的作用,使消費者在某些情況下趨向於選購價格較高的商品。這樣,有些商品的價格定得較高,對這些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如果定得較低,對這些商品的需求量反而會下降。所以,還要把握消費者心理。
第三步:估算成本
企業在製定商品價格時,要進行成本估算,這對任何企業都不能例外。企業商品價格的上限取決於市場需求及有關限製因素,而最低價格不能低於商品的經營成本費用,這是企業價格的下限,低於這個限度,企業無法維持再生產和繼續經營。因此,製定價格要在企業目標已定、市場需求已摸清的情況下作產品的成本估算。
第四步:分析競爭狀況
企業價格的製定除取決於需求狀況、成本狀況之外,還受著市場競爭狀況的強烈影響。對競爭狀況的分析,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
(1)分析企業競爭地位。企業及其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對最後製定價格有重要的意義,要在企業的主要市場和競爭能力方麵做出基本的估計。列出企業目前處於何種狀況,並在分析過程中考慮有關顯要的非商品競爭能力,如服務質量、渠道狀況、定價方式等。
(2)協調企業的定價方向。企業要通過各種公開發表的財務資料或其他資料中,或者從以購物者身份索要的價目表中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以使本企業價格製定更主動。這方麵工作要考慮到競爭企業的定價目標及主要策略。
(3)估計競爭企業的反應。企業要把即將可能采用的價格及策略排列出來,進行試分析,估計和預測采用某些具體價格和策略可能引起的主要競爭企業及同行業的反應。企業的營銷情報信息係統要提供有關競爭企業的材料,如財務、技術、管理方麵的優勢和劣勢,非價格因素的長處與缺點,現行的營銷策略以及對競爭的反應的曆史資料,使企業的有關決策人員知己知彼,以製定相應的策略和采用適當的方法。
第五步:選擇定價方法
企業定價方法的選定是前四個步驟工作的具體體現。常用的定價方法有三種。第一是建立在成本基礎上的定價;第二是根據競爭對手的定價製定出更具競爭力的定價;第三是根據消費者需求情況,酌情製定出讓消費者滿意的價格。當然,定價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要綜合考慮公司本身情況、市場情況、競爭對手情況,來具體製定一個合理的價格。
第六步:確定最後價格
這是定價的最後一個步驟,最後確定商品價格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商品價格的製定與企業預期的定價目標一致。
(2)商品價格的製定符合國家政策法令的有關規定。
(3)商品價格的製定符合消費者整體及長遠利益。
(4)商品價格的製定與企業市場營銷組合中的非價格因素是協調一致、互相配合,為達到企業營銷目標服務的。
通過以上這六個步驟的進行,企業定然能夠製定出合理的價格。
在成本基礎上加價的成本定價
【科特勒如是說】
成本規定了價格的下限,消費者對產品價值的看法規定了價格的上限,公司必須在考慮競爭價格和內外部因素的基礎上,在下限和上限之間製定出一個最好的價格。
——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一種以成本為中心的定價方法,也是最傳統的、最普遍的定價方式。具體做法是按照產品成本加一定的利潤定價,如生產企業以生產成本為基礎,商業零售企業則以進貨成本為基礎。此方法的優點在於所定價格能保證企業全部成本得到補償,企業成本材料自己掌握,計算方便,同時在成本沒有大的波動的情況下,有利於價格的穩定,並給消費者一種可靠的“將本求利”的印象。
2009年,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與國內三大雞肉龍頭企業簽署采購協議。百勝這次采購與雞肉企業商定的價格,就是根據雞肉產品成本的主要原材料價格來確定雞肉價格的,也就是根據成本定價的。這種定價方法,大大保障了雞肉能夠源源不斷地供給百盛,而不至於出現供應斷缺的情況。就如百勝中國供應鏈管理資深總監陳玟瑞所說的那樣:“百勝實行成本定價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低價,而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原料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