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分銷渠道,是指企業在某一渠道層級上選擇少量的渠道中間商來進行商品分銷的一種渠道類型。比如,在IT產業鏈中,許多產品都采用選擇性分銷渠道。因為選擇一定的中間商,能夠便於管理,也能保證中間商對產品質量的負責,以免出現糾紛。
獨家分銷渠道,這類渠道主要是指在某一渠道層級上選用唯一的一家渠道中間商的一種渠道類型。比如,在IT產業鏈中,這種渠道結構多出現在總代理或總分銷一級。同時,許多新品的推出也常常選擇獨家分銷模式,這樣能夠降低風險,等到市場逐漸接受該新產品後,再向選擇性分銷渠道模式轉移。比如,東芝筆記本及三星的筆記本的產品渠道就是這樣選擇的。
不同的產品需要的銷售渠道寬度不同,要根據產品的具體情況來決定選擇哪類銷售渠道。在通常情況下,一般批發環節較窄,零售環節較寬。在零售環節,不同商品的寬度也不同,特殊品、新產品較窄,日常用品、成熟產品較寬。服務業的銷售渠道通常較寬,特別是向居民提供生活服務的企業。比如,學校必須建在方便學童就近上學的地方,公共汽車線路須設在方便居民上下車的地點,銀行、餐飲的網點要盡可能接近居民住宅區和商業區。
總之,我們在決定選擇怎樣寬度的營銷渠道時,要多了解企業自身實力,以及產品的特點,再考慮渠道的寬窄。
當然,渠道的選擇也可以多元化,比如,直銷、分銷、直接郵購、電話銷售、公司網上銷售、代銷等,這就是增加渠道的廣度,以便將產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消費者手中。比如,有的公司針對大的客戶,采用直接銷售的方法;而針對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用戶,則采用廣泛的分銷渠道;而對於那些偏遠地區的消費者,則很多采用郵購的方式來覆蓋。
所以,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是金字塔結構還是扁平化結構的渠道,以便最快地最廣泛地將產品銷售出去。
垂直營銷係統的利弊
【科特勒如是說】
垂直營銷係統的好處是能夠有效地控製渠道行動,消除渠道成員之間的利益衝突。它們可以通過規模、談判實力和減少重複服務而獲得良好的效益。
——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垂直營銷係統是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的統一聯合體。通過產權結合方式和特約代營關係組成市場效果目標和業績目標一致的實體。也就是說,某個渠道成員擁有其他成員的產權,或者是一種特約代營關係,或者這個渠道成員擁有相當實力,其他成員願意合作。垂直營銷係統可以由生產商支配,也可以由批發商,或者零售商支配。這樣的營銷係統一反高度鬆散的、通過臨時契約結合的傳統營銷係統,而是將營銷係統變成了一個可以控製營銷渠道行為的係統。垂直營銷係統在美國已成為消費者市場的主要營銷係統模式,占全部消費者市場經營額的70%~80%。
根據其成員間的所有權關係及控製程度不同,處置營銷係統又可以分為3種類型,分別是:
1.公司式
也就是一家公司在單一所有權下,擁有和統一管理工廠、批發機構、零售機構等,控製分銷渠道中若幹個垂直營銷係統。有些公司的垂直營銷係統還控製了整個分銷渠道,綜合管理生產、批發、零售。
比如,美國火石輪胎和橡膠公司在利比裏亞擁有橡膠種植園,在美國橡膠工業中心俄亥俄州阿光倫擁有輪胎工廠,其下屬的批發機構和零售機構也遍布全美國。
這種營銷係統類型也分為兩種情況:
(1)大公司擁有或統一管理多個生產單位和商業機構,實行工商一體化經營。比如,美國以零售業著稱的西爾斯公司,其貨源的50%來自該公司握有股權的生產企業。
(2)大零售公司。比如,像西爾斯公司現在擁有並經營的零售商店有2000餘家。公司出售的商品中,有50%的產品來自它擁有股權的製造廠。
還有以服務業為主的假日旅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供應網絡,其中包括地毯廠、家具製造廠,還有大量為其所控製的再分銷機構。
這種公司式的垂直銷售係統有效地控製了各個地區不同銷售點的銷售以及供給等情況。但是,這種銷售係統也存在缺陷,那就是忽略了經營的複雜性,忽視了很多市場上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