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神傳說》相關內容:前篇(1 / 1)

前篇:陰陽五行與中國的修真之術。

對這些很熟或者沒什麼興趣的可以直接略過前篇~~~不影響劇情~~~

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在伏羲氏王於天下的時候,就創造出了陰陽五行。在經曆夏商周三朝的演進和變化之後,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出現了專門研究此項學說的學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諸子百家之一的陰陽家。當然,包括儒家在內的其他學派也一樣討論過五行學說。

古代的哲人將陰陽五行當成是世界的本質,有著樸素唯物主義的色彩,這與同時期的古希臘十分的相識。然而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更加複雜,更為清晰,對世界的解析也更加透徹,它開創性地提出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比起西方單純的樸素唯物主義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先哲領先於世界的非凡智慧。

幾乎中國所有的學說都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陰陽五行在古代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當然,《宿神傳說》是一部玄幻文,既然有“幻”,蕭索自然得添加其與現實不同的元素。和其他大部分的玄幻小說一樣,這部小說裏人類可以擁有異能,這異能便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各種修真法術。五行相生相克,法術也是相生相克。蕭索會注重各種法術的招式和搭配,爭取給大家帶來一個不一樣的閱讀享受。

附:生活中的五行: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音:角、 徵、 宮、 商、 羽

五時: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

五味:酸、 苦、 甘、 辛、 鹹

五色:青、 赤、 黃、 白、 黑

五化:生、 長、 化、 收、 藏

五氣:風、 暑、 濕、 燥、 寒

五方:東、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長夏、秋、 冬

五髒:肝、 心、 脾、 肺、 腎

六腑:膽、 小腸、胃、 大腸、膀胱(我不理解為什麼隻有五個)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形體:筋、 脈、 肉、 皮毛、骨

情誌:怒、 喜、 思、 悲、 恐

五聲:呼、 笑、 歌、 哭、 呻

變動:握、 憂、 噦、 咳、 栗

—————————————————————————————————————

修真源於道家理論,道家學說中如是解釋: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借此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剛不壞之真身。古今天下,沒有不死的肉身,隻有永恒的法身。所謂: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大為爐煉作團。

肉體者,四大假合矣,雖曰父母恩賜,然父精母血本為凡俗之物,數十年後焉能不壞?何為四大?地、水、風、火,是也。地構成骨胳肌肉和髒腑,水構成身中之血液,風構成呼吸係統,火則構成身中之恒常體溫。

可以說,在中國古代,修真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長生不死,因此和衍生出許多諸如煉丹、打坐等修真的方法。直到現代修真還是被許多人當做是養生的一種方式。而在中國古代,也的的確確出現了許多修真的門派,一些著名的代表諸如呂洞賓、鍾離權等也被神話為仙。

而小說的修真和現實的修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換句話來說:小說的修真純屬YY,沒有科學價值。當然,正因為是YY,所以小說的修真才更有趣,更吸引眾位看官的眼球。

在本部小說裏,修真是成為神的唯一方式,人、魔、妖甚至是鬼靈都是一樣的。當然這些種族的修真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此蕭索不做一一的介紹。

而修真的最早起源,本書也同樣追溯到上古,在人類還未出世之前,天地精華便孕育出了伏羲氏和女媧氏,他們便是最早的神。在女媧和伏羲孕育人類,使得萬物之靈誕生於這個世界之後,人類便開始了對修真的探索。最早的有三皇五帝,到後來還有楊戩、彭祖等人。當然,不得不提的是同小說時代(小說為南北朝時期)相近的一些著名的修真人士,在小說的後期都會登場(當然,留個懸念,暫時不說)。

附:二十八星宿表:

青龍七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白虎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玄武七宿: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

漪蘭體內的是鬼金羊~~至於鄒啟,嘿嘿,稍微透露一下:將來這些宿靈全部給鄒啟當寵物鄒啟都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