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自建庇護所(2 / 2)

“對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地方的構造圖或者配置圖之類的東西的?”我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陳在海搖了搖頭說沒有,我又看向坐在車鬥裏麵的那個工程兵,他也表示附近都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東西。那還真是可惜,本以為要是有這東西我們就不會這麼麻煩了。

什麼事情都不能強求,這一點我還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也沒有再多說什麼,一個人跑到第一個拐角去需找自己留下來的記號了。那是一個用工兵鏟砸出來的一種記號,很暴力,但是也很有效。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裏的貨架質量實在是太好了,就算這是砸出一個白道子也要費上我不少力氣。這是一個很無奈的狀況,但是我還是想辦法克服了,代價就是一手的水泡。

很快地我就找到了之前留下的那個記號了,很好,那接下來是應該向右走的。

就這樣我在前麵一點一點的找標記,陳在海在後麵開著車一點一點得跟著,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我敢確定我們確實在向那個理想中的安營地接近。

大概過了接近一個小時,我找到了本次行程中的最後一個標記。長長地呼了一口氣,這個任務總算是完成了。當時我怎麼就圖省事地把記號標在這麼靠下的位置呢,弄得我每次找它們的時候都要深深地彎下腰,這一個小時下來我都快感覺不到自己的腰了。

我敲了敲駕駛室的窗戶,意識陳在海跟著我走,在走過一個貨架就到地方了。那個工程兵也從車鬥上跳了下來,準備幫忙卸貨。

“別說,老蘇你還真的夠行的啊!”陳在海看著眼前的一大片空地說道。“這地方你是怎麼找到的?”

我說一路上你就沒有注意到附近的巷道有什麼變化嗎?他搖了搖頭說沒有啊,明明還是那麼寬。這時候一種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我總算能將這家夥一軍了。

“是這些巷道式堆垛起重機,咋一看它們和一般的升降機沒有什麼區別。”我解釋道。“其實這種起重機是可移動的,它們能穿行於貨架之間的巷道中,完成存、取貨的工作。你看看這附近的起重機是不是變得很密集了?”

陳在海說這倒是,不過他還是很奇怪這和眼前的空地有什麼關係。

我說這裏其實就是一個這個倉庫的貨物分配的集中處理地,你可以理解這就是一個超大型的物流中心。倉庫中所有的貨物都會被搬到這裏,讓再被集中非配到需要它們的地方去。這樣的地方當然不能存在太多的貨架,你之前不是說這樣的卡車這倉庫裏還有不少嗎?

看這個配散中心的規模,就能知道日本人就是在用這些卡車來裝卸貨物的,而卡車本身應該使用地下鐵路運送過來的。

“停卡車的地方自然會很寬敞這是常識吧?”我反問道。

這地方刨去眾多的巷道堆垛起重機,還是很大的,我們可以非常從容地在這裏設置自己的庇護所。這個倉庫本身就很隱蔽,門外有用那條巨蟒堵著,是不會那麼容易被發現的。之後我們每次都可以以這裏為據點,進行特遣隊和其他救援的可能的尋找活動了。

食物問題雖然非常緊迫,但是我們還是找到了一些希望,這個營地一定能緩解我們心中的絕望之情的。

我們首先把燃料拿了下來,一起去檢查那些起重機,運氣還不錯,其中還有有幾台可以繼續使用。至於使用方法那個工程兵似乎很在行,類似的東西在他們工程連也有不少,沒有幾下我們就都學會了。

有了這些器械的幫助,卸貨的任務就比原來輕鬆了許多,很快我們就把東西全都拿了下來。陳在海一個人去鼓搗那台小型柴油發電機去了,而我們兩個想辦法把軍用帳篷弄起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這種行軍帳篷屬於很老舊的了,它不像我們現在部隊裏使用的那種,可以在任何地形上使用。這帳篷是帶著很多和木樁產不多大小的鐵釘的,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先把這些釘子砸到地麵之中才能用這些帳篷!這怎麼可能,我們腳下踩得可純鋼筋混凝土製成的地麵,一切都是軍工標準,拿著炸藥定向爆破都不一定能弄出一個坑來。

我們兩個就這麼呆呆地拿著帳篷不知道該怎麼辦。無助的我們隻好向四周瞎看,想需找一些提示。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個不小的鐵質集裝箱的時候,一個想法慢慢的出現在我的腦子裏。

真是踏波鐵屑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東西不就是我們最好的“帳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