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起風雲(1 / 2)

人雲相由心生,心善則相善,心惡則相惡,吾卻不以為然。

心有兩性,亦善亦惡。善衰則惡盛,善盛則惡衰。

積小善則成大善,積小惡則成大惡。

大善成神,大惡成魔。

眾生為神者少,魔者多,何也?

不嗔、不貪、不癡、不卑、不亢者鮮有也。

悲天憫人其心雖為善,若章法失度,易為惡;行俠仗義所為雖可表,若手段失當, 亦易為惡。

是為做事先欲做人,做人先正其心。

心不正則念惡,念惡則亂意,亂意則擾心。

如此反複,糾結錯亂,遂成心魔。

心魔生則魔猖,心魔滅則魔泯,逐魔是為逐心魔。

唯有惡念消,執意殆,則可道理通達,有馳有度,涇渭分明。

既而四海升平,天下歸心,無往而不利。

逸仙山上有座靈隱峰,靈隱峰的大石洞內供奉著自上古流傳下來,天下一等的武學秘籍——天機武宗密卷,誰得到它,誰就能囊括四海,包舉宇內,縱橫天下。

江湖上的人都相信這一傳言,武林各派也都想將大石洞的武學秘籍搞到手,但既然是武學秘籍又豈是能輕易得到的?不要說上靈隱峰有多難,就光是要攀登逸仙山就難於上青天,山裏常年被毒瘴所籠罩,不要說人,就連隻鳥都沒有,方圓幾百裏都是草木荒蕪,人跡罕至。

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垂涎於這武學秘籍,但又不得不最終作罷,因為費盡心力,到頭來仍是一無所獲。

但最近數十年來,江湖上又有人為秘籍蠢蠢欲動。因為聽說有一條被稱為“玄境密道”的通道能直通靈隱峰之上。所以各路人馬又馬不停蹄的開始追尋起那條密道的下落。

江湖傳言,修建密道的是天涯觀創始宗師——上古真人,所以天涯觀便成了眾矢之的。一場血雨腥風的大幕就此拉開。

天涯道觀建在天穹山的主峰上,為蒼鬆翠柏所環繞,終年雲霧繚繞,如同仙境般,又因環境優雅,空氣清新,這幾年上山悟道的人漸漸增多,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原因都是衝著那條玄境密道來的,以前冷冷清清的道觀,現在卻是人聲鼎沸,如同集市。這些天南地北,慕名前來的香客多是在打聽密道的事情。

天涯觀現任掌門乃是若鬆道人,看著天涯觀日漸增多,來路不明的香客們,心中的隱憂一日勝過一日。他門下有四大弟子,各個也都身懷絕技。

大弟子,道號“虛懷子”,會飛天遁地之術,法寶是被稱為“三尺”的一把點翠鎏金青龍劍,劍鋒犀利致極。一座石雕尚未接近劍鋒便被劍氣所斬斷,更不用說它物。此劍是用千年玄鐵所鑄造,削鐵如泥,鋒利無比。

二弟子,道號“無崖子”,修行驅水之術,法寶名為避水琉璃珠。圓潤靈透,放置於水中則會自行旋轉,能將河水引入八方,控製水流,或洶湧,或平穩,或湍急,或旋渦,或逆流。若身揣避水珠可水下行走,如履平地般,而且呼吸自如,是盤古開天辟地以來難得一遇的法寶。

三弟子,道號“幽冥子”,通曉陰陽通靈術,法寶名為乾坤陰陽鏡。黃金打造,成年男子巴掌大小,十分精致。鏡鼻兒處穿有細鏈,可戴在脖子上也可掛在腰間。被此鏡照射的人魂魄將被攝入其中,即便是大羅神仙來了也奈何不了。

四弟子,道號“赤炎子”,會施火遁木之術,其第九層功法:熾焰天照,猶如天火,一旦被施以此術任憑用何種手段都滅不了此火。所過之處,不留灰燼。如披上九寒冰蠶甲,則視火境如無物,穿行自如。木遁之術,顧名思義就是一旦藏匿於叢林之中,便會消匿於其中,隱而不現。